大概上周的书法课上,我照例顾四周茫茫然却不耐烦动笔,没由来的很慌张,我总想看看别人在做什么,又总想和别人拉近点距离说个话,我无意识的关注着每个人写字的状态,不时过去瞅两眼虽然并没有什么所得,甚至我还有个一直萦绕在脑海里的困惑,学这玩意到底有用嘛…
看着老师从第一排讲解到最后一排…我很想学到点什么,可我大概是太想学了,我的意思是我太关注学的本身而不是学的内容了…到我了,起身让座,立的笔直,看着老师用笔在纸上划过流畅的线条,仅此而已,敷衍着提问和解释,不我没法把精神用在对话的内容上,没法去思考真实,我的脑海里飘荡的像是棉絮一样的东西,其实我很想弄明白那一撇是怎么写的,可同时我也想看手腕的发力,字形的藏露,我又注意到老师看了看笔,是的这笔不好曾经乱塞过弄乱了笔毛,周围来看的人也多起来了,突然觉得有点紧张人变得很僵硬,硬着头皮听完余下的话,却怅然若失
我在怅然什么?拿起了笔才稍定了神,刚才最想问的那些问题一个也没问,甚至都变的模糊了,我到底想问什么?哪个是最重要的,哪个是该问的,哪个是不是要再想一下措辞…
转眼就过了时间,下午讲评作业,有一幅魏碑的书法风格和我练习的作品很像,不由得多看了几眼,书者被称赞是最用功的学生,这才看到那人,似乎不曾见,是了,真的从没被我注意过,于是看到她桌子上,已经有厚厚一沓习作,这竟然是刚才写的?再看她,对老师的称赞也置若罔闻,只是努力听讲的样子。点评一结束就继续埋首,之后短暂的安静我却再也不能镇定…
回首课堂短短数小时,那些被我用来无关思绪纠结的时间人家都在一笔一画地默默写字,那些被我认为短暂即逝的时间人家已经写了厚厚一叠纸…我曾经迟迟无法下笔,看到一笔一字不好看就萌生退意不愿再写,想出诸般理由来搪塞自己,勉勉强强写下去最后也是匆忙收笔,并不过两三张。想到这不觉哑然。
至于老师“看你练得少了回去一定多抽空练”的嘱咐和友人“你又要回去放画材又要折返一趟坐车回学校,时间真是多,总算知道你为什么没空练字了”的无意警策,都在我脑海里回响,当下就拖着画材哼哧哼哧回了学校,友人却发来信息已然回家吃饭洗衣服洒扫洗澡完毕了,再次被震惊到,非人哉 哪里是人家飞人,是我拖沓习惯罢了
“看到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看过那么多治拖延症的书,却从未真正改变自己,可这次却不大一样,原来身教永远大于言传,不是亲眼看到和体悟的很难真正变成自己的,但当你亲身体验到的时候那些曾经看过的字句却会漫延出来帮你。
次周每到了空闲时间,只是默默的装上纸笔,在图书馆找个位置坐着,一笔一画的写,尽量只关注写的过程,而不是把写的结果当作标准,不知不觉就写了两个小时,想起以前写半页就看看时间生怕写太久没时间学习,反而字没写好,学习也没学进去,得不偿失,这时却没有太多感慨只有平和,大概是因为想努力踏实的真正做事情吧。这之后的作业总是及时就写了,也体会到即使只是抄笔记,一笔一画的写也并没有那么费时,相反一边写还可以一边记忆思索,也才发现错过了很多课堂的精彩,直到写完看着整齐的字一种笃实的感觉竟油然而生。
不再赘述这种感觉对生活的影响了,这只是一周,盼望着以后经常有这种“一笔一画”的笃实。这大概也是修身之所得,最后贴一段最近在练的诸葛亮“戒子书”文,深以为意: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道成枯落,多不接事,悲守穷庐,将复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