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是喜欢故事的。
小时候看连环画看动漫,上学时看故事会读小说,长大了看电视看电影,以后走向社会,与老乡聊天或者闺蜜好友在一起时也喜欢探听别人的故事。故事,就是这样一个牵连角色命运,扣动受众心弦,拨动人们神经,吸引我们注意的介质。故事可以启迪人、教育人、影响人、改变人,我们能从别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到自己的灵魂的震颤,心灵的共鸣,情绪的哀乐,精神的重铸。
喜欢故事,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行为,植根在每个人的基因里面。
远古时期有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表现了人能胜天的神奇力量,现代人有战斗故事,婚姻故事,家族故事,创业故事,励志故事,故事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而讲故事,成了我们提高演讲水平,准确表达自己的辅助手段。
对于说话而言,懂得运用故事和不去运用故事辅助表达,两者会有大相径庭的效果。因为故事如果讲得好,会产生很大的感染力。
为什么现在很多鸡汤文都是先说一个故事,然后再总结陈词发表见解呢?
就是因为这种表达形式会让听众置身于一个情景之中,就像我们戴着VR眼镜去感受世界那样,很容易产生代入感。我们从故事中感悟人生,学习道理,比起干巴巴的理论,的确更能引起共鸣。一个励志的故事能够鼓舞人生;一个情感故事能够激发情绪。
所以在一对一的谈话或者公众演讲的过程当中,很多人都透过讲故事来说服听众接受自己的意见,也就顺理成章了。
因为只要故事足够真实,我们就会相信里面表达的逻辑,也会同样适用在我们自己身上。
那么什么样的故事,才能够给予我们积极的帮助呢?这里面包含了什么要素?
以下五个核心关键点,就是故事必备的要素,掌握了它们,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故事讲述者。
1 / 感情
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是用自己的情绪去影响和带动别人的情绪;一个没有感情色彩的故事讲述者,是不会打动别人的。街道大妈说起别人的故事总能绘声绘色,唾沫星子乱飞;学童说起大灰狼的故事,免不了神情紧张;老梁故事汇中的老梁讲起故事来,也是引人入胜。
所以好的沟通,一定缺少不了感情。就算你讲述伤感的故事,也一定要充满感情地去讲述,否则讲不了多久,听众很可能就会昏昏入睡了。
2 / 主角
每个故事都必须有一个主角。
有了这个主角,我们的焦点就放在了这个人身上,跟随他的脚步去经历他的遭遇。然后我们就从这个人的故事当中体会他的所思所想。
这就是代入感发生的条件之一。没有主角,我们的故事就无从谈起了。
3 / 情节
有了主角,自然就需要有相应的情节来经历。因为平淡无奇的故事,很难激起我们的情感,必须要有情节制造出难以克服的障碍和难以意料的事件,才能引申出跌宕起伏的感觉。没有情节的存在,故事也无处安放。
所以在我们讲故事的过程当中,千万不要忽略情节的安排和作用。
4 / 感悟
一个好的故事,肯定能够给受众传达出思想和感悟。故事是观点的载体,故事说完了,那么你的观点多多少少都会因此让听众产生一些看法和想法。
有时候通过故事的感悟,可以很容易的改变对方看待人生的视角,发现事情的多样性,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5 / 影响
好故事都会对人产生影响,让人心理和情绪上起变化。无论你感动还是悲伤,你的思想都会因此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 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讲故事,要有五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每个故事都应该包括这五项内容,才算表达清楚,何时的表述要开门见山,警示性的引起听众的注意,何地的表述要尽快进入场景,这样才会突出你想表达的主题,何人的表述要有名有姓,有名有姓才显得真实,也方便听众清理思路,何事的表述应注意具体化,描述细节化,何故的表述相对不太重要,是对听众的一个心理释放。 讲故事最重要的是对何事的讲解,换句话说也就是重现场景,重现场景的一个技巧就是表达具体化,描述细节化,这才能使听众以一个一致性的画面进入情节,限制听众的随意思考,你让他思考,听众的反映就不一致了,不一直在社会心理学中,就意味着心理互动的失败,心理互动失败,你就不能在讲话中达到最价效果。
1、不要用模糊的概念
可能是甲可能是乙,好象是1985年这样的句子,模糊的概念将会转移一部分注意力,再一个显的你的故事真实性下降,你的准确性可能直接导致你的说服力下降,相比之下,用明确的时间,直接说1985年,故事则显得更加有说服力。
2、不要用解释性的语句,尽量用描述性的语言
因为、、、、、、所以、、、、、、,在描述故事的天气时,你要说“那天因为天气很热,所以我穿的少“,就不如“那天天气太热,我这只穿了个裤衩“,“因为台子有8米高,所以我站在上面发抖“,也不如“我站在8米高的台子上,双腿发抖“这样不会使人的思维走岔路。一个表述要是这种不一致的思维方式,势必会影响到内容的表达能力。
3、在讲故事之前,我认为第一句话的语调和语速是很关键的。 如果第一句话较有力,那么首先会吸引听众的吸引力,再者下面的故事陈述就会流畅很多,所以在讲话前,要吸气稳一下自己的心神,然后再开始,不要慌慌张张开始。
4、在讲一个事情或心理效果时,尽量用事实来侧面反衬,这样给听众的印象是生动的,形象的,记忆深刻的,如说害怕,说事后发现衣服湿透了,则更加逼真。
5、快速进入场地,能快速进入场地就能快速抓住主题,迅速的将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对方,一般现象,一个话语罗嗦的人往往讲半天话还在兜圈子,这时听众已经听烦了,大量的圈外活动使听众的心理期待数次落空。这时你的讲话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6、避免使用抽象化的语言,如果你想陈述你的学习成绩,你要说你总是优秀,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你应该说,你考试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这种效果对听众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7、如果你想表达一种戏剧性的效果,你就应该使用原因倒置的技巧,原因倒置往往可能使听众恍然醒悟,也可能是心理期待的骤然落空。这时笑声自然也就出来了。
好的故事可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有趣的故事可以增添个人魅力
丰富的故事可以开拓视野
······
二、怎样把自己变成一个有故事的人?
很多人认为,从出生到现在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生活平淡,似乎没有故事可讲。但,其实每个人都有故事,只是缺乏合理的方法来梳理自己的故事。
方法一:把自己想象成记者去采访自己,用问题来梳理过往经历
像记者采访明星那样问自己:可以讲讲你童年印象最深的故事吗?最近让你崩溃大哭的时候?最近让你最有挫败感的事情是什么呢?最近让你最尴尬的时候?印象最深的约会?最有成就感的那一刻?
每个问题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故事梳理叠加,你就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方法二:用假设试探自己的价值观
想象我的人生只剩六十秒,我会做什么?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只有我知道这个消息,我会做什么?假使我是一个两性人,我会做什么?
问自己一些可能永远不会发生的问题,单对问题的解答就是你自己独特的价值观。或者问一些轻松的问题:如最喜欢的电影,最喜欢的季节,最喜欢的颜色,都可以。
一个有故事的人——是由过往经历和价值观组成
过往经历——已经发生的事情(过去)
价值观——没有发生的事情(未来)
过去+未来=你一个有故事的人
每个人,每个品牌,每个物体都是由故事构成的,而喜欢听故事也是人的本能。想要构建自己,塑造品牌,优先用故事,因为故事能迅速让人产生共鸣,打破隔阂,并清楚解释概念
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并不是天生的,都是经过后天大量练习形成的,因此,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会讲故事的人,受欢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