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天,我和E姑娘约着在她公司的附近一起吃晚饭。
下班前夕,E姑娘突然告诉我说某女同学跟她在新的同一家公司上班,要不要一起。
这个消息太突然,我还完全没有这个心理准备见到对方,回复说下次再一起吧,这次我们两个人就好。还想多问几句,E姑娘大概是比较忙碌,说完“见面再说”就消失了。
从公司到E姑娘的公司大约三十公里,路上耗费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这一路可把我给憋坏了。哦,甚至可以说,自从听到E姑娘和某女同学在同一家公司的那一刻开始,我心里就有了小九九,一万个疑惑的泡泡冒上了心头。
某女同学是我们的高中同班同学,虽然不够漂亮,但在当时也不算平庸,加上人长得鹤立鸡群,在学校小受欢迎。
不过我们之间一直没有多大交集,毕竟我和E姑娘走的都是伪学霸路线,而某女同学走的是不靠成绩也能吃饭的路线,所以道不同不相为谋。
高考的时候,某女同学没有考上大学,不过家长花了更多的钱送了她去某本科学校念了冷门的专业,好歹也算是有了一个可以说得出口的母校名字。
大学期间,间或听到某女同学的消息,无非是交了新的男朋友,又或者是在学校开了一家小卖部之类。后来没有了小道消息,关于某女同学,我自然是不知道她何时飘落在何方。
(二)
E姑娘的工作是设计方面的,有一定的专业性,加上她喜欢琢磨,这方面的能力毋庸置疑。
尽管我并不了解E姑娘新换的公司的具体情况,但是我觉得能和E姑娘待在同一个公司,那说明某女同学在某些方面肯定也小有成绩,难道她也走上了靠才华吃饭的路?这真是让人心生佩服。
后来我又冒出了其他的念头,心想自己和E姑娘一直在前进的路上努力了这么久,怎么一转眼,又被把日子玩得有声有色的某女同学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追上了。
不由得悲从中来,原来无论怎样努力都好像是还在原地,多么可怕的结局!
看来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得推翻,而前方有一条艰难得多的路在等着我,真的累觉不爱。
看到E姑娘的第一眼,我就想把我的所有疑问一股脑地跟她说,E姑娘倒显得无与伦比地淡定,我刚说了一句“某女同学怎么和你一个公司?”
她淡淡地回答“这不稀奇”,然后便止住了我的话头。
还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只可惜我看到了和她一起来的另外两个同事,我不得不把嘴边的那么多问题强硬地咽回肚子里,热情地和她们打招呼。
听着E姑娘和她的同事们在聊天,我用食物堵住了我的嘴巴,用笑意掩盖内心快要蓬勃而出的疑惑。
席间,只要有机会和E姑娘对视,我就用眼神传达我内心抑制不住的海量信息,E姑娘要么云淡风轻地对我笑笑,要么问我“怎么啦?好吃吗”,我简直要憋出内伤了。
(三)
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我们终于吃完了晚饭,只剩下我和E姑娘了。
还没来得及开口,E姑娘发话了:“你先听我说,我有更想要对你说的事情。”我做了好几次深呼吸:“你说!”
E姑娘滔滔不绝地说了一路,关于为什么要换公司,为什么要来新公司,新公司的状态怎么样,我控制住了体内的洪荒之力,尽量跟着她的思路走。
到家了,E姑娘的话题也终于画上了句号,我仍然没有机会开口,因为她一关门就钻进了浴室麻利地换了睡衣准备上楼。
在她上楼的间隙,我终于抓住她的手:“某女同学真的跟你是同事了啊?”
“对啊!”
“我记得她学的专业不是设计呀,难道她转行了?这么牛逼!”
E姑娘用她的小眼睛斜视了我一眼,嘴上笑意明显地盯了我两秒钟,搞得我心里发毛:“她做的是前台。”说完就邪恶地哈哈大笑了。
我终于理解E姑娘为何这么淡定了,而我惊慌了两秒之后又有了新的疑惑,一脸懵逼地看着E姑娘:“她为什么不去做能增长点专业知识的事情啊?”
“我怎么知道。”E姑娘挣脱了被我抓着的手,“我们不需要管别人的事情,做自己的事吧!”
我瘫倒在沙发上,心里的那块石头总算落地了。做前台没有什么不好,只是想到做前台和做设计到底有本质的差异,我忍不住感慨:原来多读点书还是有好处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