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课先是讲的比较理论的内容,听得不认真,一边看书一边听。这个暑期上课,我觉得不是来学习书本上的那些知识的,而是来观察老师的,看他们在搞那些方面的研究,他们的观点看法,他们对一些人一些事的思考,看一看岁月在他们身上的积淀,都是一些自理比较老的教授,从中应该能学到很多,所以,即使在无聊的课,我觉得也有做到那里听一听的必要。但是,认真的程度肯定不一样。
遇到好的老师,遇到好的内容正好可以练习自己的速记能力。想分享一下这节课的最后讲的几个案例:
前面的内容听的不是很认真,但是最后一点就是老师分享了一个内容。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 经济学家赫维茨(Leonid Hurwicz)、马斯金(Eric S. Maskin)和迈尔森(Roger B. Myerson),以表彰 他们为经济活动中的机制设计提出的理论。 解决了在的“信息效率”和“激励相融”问 题。我觉得还挺有道理,而且还很有意思。我在这里列举一个:
• 据说盗墓一般要两个人,打一个洞,其中 一人下去取珠宝玉器,另一人上面用绳子 系上来。起初,经常发生了拉绳人见财起 意抛弃下面同伙而去的事。于是演变为盗 墓团伙以父子居多,但也发生了儿子扔下 墓里亲爹的事。最后行成行规:儿子下去 取货,老子上面拉绳子,就再没出现过把 人落在墓坑的事。
几个学校的教学案例:
1、加拿大的油画课。这节课的主题是反种族教育。
这节课是这样上的:在课的开始老师随意的挑出一个学生充当模特,然后让不同的学生照着他的样子进行画画。因为是油画,所以在画之前要先调颜料,这个过程是要学生自己动手的画的。在画头发、皮肤的时候,为了绘画的比较逼真,还需要拿着调好的颜料到模特的旁边进行比对。等到都画好的时候,老师问孩子们一个问题?不同的肤色是怎么形成的啊?孩子们各抒己见。其实肤色的形成过程就和调颜料的过程是一样的,是各种不同颜料的混合,肤色不同,只是各种颜料的混合的比例不同。所以,我们不能歧视与我们肤色不同的人群。
我觉得这节课上的很好,比在学校里干巴巴的教育孩子民族平等,不能歧视,不能欺负弱小来的有意义的多了。
美国的bronx high school。这是一所特色学校,特点就在于,目标,过程,结果的反馈信息要相互印证。这让我想起了罗胖的一期节目,就是说在现代这个社会评价一个人的标准又很多,但是有一点就是靠谱,做一个善始善终的人都很难。为此他还举了一个海尔集团的例子。在今天这个社会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品质。我说一个我的改变,就是在有一次去图书馆,但是我忘记带卡了,所以就进去,我跟管理员说,我的卡在三楼,我出去的时候忘记带了,管理员让我先进去,一会之后再出来。按照一般的习惯,进去之后,就不会再出来了,但是那天就是因为看了这一篇文章,我真的就是找到卡之后又进去了。
1938见效,目标是培养科学家,模式做实验,讨论,归纳,强调知识的生成,强调动手,解决生活的问题。不是了讲例题。是看十年之后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河北涿州双语学校,契约精神的教育。河北丰润岔路口中学,桌椅交接仪式教育。仪式教育。
很多学校的契约精神教育和仪式性质的教育,要么是没有,要么就是流于形式,没有什么实际上的意义。我之前的看法、认识有很大的误区,对于孩子来说,即便是出身条件不好的孩子来说,都一样,不能说除了知识什么都没有。我之前的认识是对于出身不好的孩子来说,唯有成绩好才是走出去的道路,但是,现在我认为远非如此,除了成绩好之外,其他方面的素质绝对不能是一片空白,今天这个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一个考察人们全方位的能力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