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那么一些人,总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多“有才”。有人谈中医,立刻斥之为没有科学思维,太愚昧无知;有人谈网络媒体,立刻批判现下媒体无量,不讲职业道德;有人谈育儿,又居高临下地指出这般不对,那般不好;有人谈心理学,又滔滔不绝心理学就是聊天,根本没啥大用;有人谈爱情婚姻,又谈该如何调教自己的另一半,自己如何当家作主……总之,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对别人的话置若罔闻,任何事情,在未经严密的论证之前,立场先行,急于得出结论,稍稍提出疑问,便一副你的水平太次,以至于“夏虫不可与冰”的样子。如果你虚心请教,问他何以得出这些结论,便一句网上都有,自己去查,某某专家、某某公众号,自己去看。
总有那么一些人,每天在朋友圈转发大量公知、大V的文章、言论,特别是对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大幅段落发在评论区,备注一句:来看看谁怎么怎么说;太太太牛了;献上我的膝盖;某某某好样的!某某学霸说了;……
如果你了解,就会发现,如此有才的人,如此爱炫耀自己博学的人,如此好为人师的人,如此急于给别人洗脑的人,其实他既不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也没有写过什么文章,甚至在评论区也只是大量转发公知、大V文章种的截句,却无自己的评论和思考。可是在和别人交谈时,却好似自己已经洞悉了某一领域,彻悟了一个学科方向,到处对人指手画脚,滔滔不绝,一副“我就是专家”、“我就是真理”的模样。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如果一个人拥有大量的知识,却未经过自己头脑的独立思考而加以吸收,那么这些学识就远不如那些虽所知不多但却经过认真思考的知识有价值。只有那些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才能成为他的真知。
学习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己领悟出来的,完全是来自于自身的经历、思考、总结,所以深刻、独特;第二种是模仿式的学习,从老师传授、书本、网络中来,是别人经验、知识、智慧的总结。
领悟式学习,是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思考发现了事物的规律,这是我的发现,我的原创,这是领悟式学习的根本价值所在。就像孕妇十月怀胎,这个孩子是真正从母亲体内孕育出来的,母亲的体验是独一无二的。
模仿式学习,大多数人在学校都经历过,背英语单词就是这样,例如YES这个单词,为什么这三个字母组合就是“是”的意思,我们并不追究这样的问题,而是只需记住这个词就是这个意思。那些记忆高手,如曾经创下背诵圆周率吉尼斯世界记录的中国人吕超用24小时零4分钟,背诵圆周率至小数点后67890位。一个具有超强记忆的人,我们并不说他是个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我们读专业书籍、听老师授课,是专家学者把概念、原理之类的告诉你,就是别人嚼剩下的东西喂给你,只要具备正常的智商和一定的学科基础,表面看特别容易理解,转述起别人的理论知识就好像是你自己产生的东西似的,事实上很多是鹦鹉学舌,浅层理解即以为自己已然完全掌握。
就像诺贝尔哥,知道几个物理学名词,就以为自己是物理天才,媲美爱因斯坦,可是整个物理学运转的逻辑、体系、过程、标准……他并不了解,连管孔窥豹都算不上,获诺贝尔奖只是一己妄想。就像我们看到网上一些名人巨贾的生活日常,貌似知道,和别人说起来侃侃而谈,但很多人却永远无法真正体会到,因为交流交往的阶层、生活圈完全不一样,体验的生活不一样。
真正的学习是需要通过头脑的研究,灵魂的触动,建立自己体系、自己的话语。如果能够完备而全面的用自己的话语体系和逻辑、自己的触动去理解、讲述,那么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真知,是自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那些“有才”的人,正是因为评论、批判做的太容易、太泛滥,而且一贯正确的态度,反倒让人怀疑,是否经过真正的思考,成为自己的真知灼见,还是仅停留于表面的理解。甚至这些“有才”的人知道的领域无所不包,历史、医学、文化、心理学、教育学、科技种种。
转述别人的理论、见解,并不代表自己真正的“有才”,倒更像是传声筒,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就好像有的人,自己很普通,却每每像别人炫耀自己的人脉,认识某某名人、某个亲戚朋友是达官显贵,好像通过这样的夸耀,名流们成了自己的一部分,自己也变得高大有力量,其实是虚假幻象,因为你还是你,名流还是名流,所谓的认识也许只是你认识别人而已。
就像模仿和原创,领悟式学习和模仿式学习二者看似矛盾,实则密切相关,如果“知道”大量的知识,再辅以系统化的自我通整,使“知道”成为个人化的成果,便不会再鹦鹉学舌,也不至于在被问倒之时恼羞成怒,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