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的创意改写学生作品

《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古文改写

今天上完课,布置作业,让学生把它们改编成小故事,要求四百字以上。啊!……学生听说要写四百字,个个面露难色。

“这会很难吗?”我说,“你们看《铁杵成针》里面一共有五句话。开头是写环境,关于象耳山的环境你们可以写上一段。第二句写故事的起因,李白在山中是怎么读书的?他为什么逃学?又可以写一段。接着是故事的经过和结果。中间是李白和老婆婆的对话,都可以分好几段来写。我都怀疑400字写不够。”

《囊萤夜读》一共才33个字。故事情节性不强。我跟学生说,你们可以想一想,车胤是怎么想到用萤火虫来读书这个主意的。车胤家里面是什么样子?车胤都读什么书?他读书的样子是怎样的?可以结合课文插图来联想。

小杨的写作比较有创意。

小张同学的写作更为工整和严谨,找不出一丝瑕疵。

小高的情节更为完善,而且有趣。读到“象耳小学”这四个字,你一定会会心一笑。

这个是愚公移山版的铁杵成针。不知道是他看过愚公移山,还是自己想出来的,也非常值得纪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