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重要的面试,命题者拟了一个分析题,要求学生分析理解韩愈《师说》开篇一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结果在评委中引起一片哗然:命题者居然写了个大大的错别字,“授”字误写成了“受”,一字之差,千里之谬,理解正好相反。哗然者中有教授、有特级教师。
这也难怪,现代人讲老师给学生传授知识、经验、技艺等等,一定用“授业”,哪个会用“受业”。可是,他们恰恰忘记了古人的一项特权——写错别字,而且这错别字还有一个特别文雅的术语——通假字(包括部分古今字、假借字、异体字等)。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某个文人的写作过程:
某天某位文人写作时,突然发现有个意思没有相应的字来表达,于是临时借用了一个同音的字来替代一下。后来人们造了一个字来表达,那个临时替换的字就被停用了。
写着写着,突然有一个字忘记怎么写了,那时候既没有字典可查,更无度娘可问,想啊想,想破了头也没想起这个字该怎么写,实在想不起来了,算了,借用一下别的同音字吧。
继续写啊写,又一个字太难写了,笔画又多,结构又复杂。太费时了。干脆用个简单的替代一下吧。
文章快结束的时候,遇到一个字有多种写法,斟酌了半天,不知选用哪个。于是,为了卖弄,就选个难点的不常用的;为了方便读者,就选个流行点的简单点的,反正选谁都一样。
就这样,在古人的文章中,你就会不断见到“错别字”。当我们遇见这些错别字的时候怎么办?当古人的老师一个个去纠正,还是将错就错,跟着古人写错别字?就连今天的小学生都知道,不写错别字,有错必改。然而,很遗憾,面对古人写的错别字,你只能照抄,不能改动,除非你译成现代汉语。这叫什么?尊重古人?保护传统文化?体现古书用字现象?应该都有但不仅限于此三者。
这又让我想起一个故事:有位考古学家,在乡里人家发现一把古朴的椅子,他仔细考察了一下,确定是宋代名家之作。便不动声色问老汉:
这把破椅子,五千块钱卖给我,如何?
老汉一听,惊得差点掉了下巴,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五千元?
考古学家以为老汉不肯低价出让,便加价一倍。听得老汉差点窒息:一万元,你疯了吗?
考古学家咬咬呀,再加一倍:一口价两万元,再嫌少,我就没钱了!
老汉忙说:不嫌少,不嫌少!成交,成交!
考古学家没带现金,他先回城取钱,与老汉商定第二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考古学家走后,老汉实在有点于心不忍。他是个实诚人,不希望太委屈人家。便花二百元钱,把村里最好的木匠叫到家里,将这个破烂宝贝整修一新。
第二天考古学家带着二万元现金兴冲冲赶到老汉家,问老汉要那把破椅子。老汉指着面前那把焕然一新的椅子自豪地说:现在它不破了,随你怎么座都不会摇晃了。
考古学家对着这把面目全非的椅子哭了:百万古椅不值二百元了!
我说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的老师和同学,在古文阅读中,千万不要干老汉这样没文化的傻事。古人无论怎么写,能流传到今天,本身就是个奇迹,你得由着古人,即便跟着古人错了,你也价值连城。否则你以为改对了,而实际上却丧失了它原有的价钱。你做得最对也是错的!
因为古人有写错“错别字”的权利,你无权剥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