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回”来了
今天是3月第1天,刚刚过去的2月,对我来说,印象深刻。因为我陷入了一个困境。没法投入,像去外太空神游了一番,整个人都不在状态。不想回信息,不想说客套话,觉得这些都没有意义。
其实我有很清晰的目标,但就是没法投入,也许是进入了倦怠期,也许是受情绪影响。
总之难受,看着时间一天天流逝,而我一无所获,自责,焦虑,却无能为力。
自行动营后,我还是第1次出现这种状态。
坚持两个月的早读打卡,在2月停了。
书评课交了两篇稿,听完点评却不想改。之后的课程也不听了。群消息也不愿点开看。
参加的日更写作,开营至今一节课也没有听过。
参加樊登线上读书会,第1天就想放弃打卡。在最后10分钟觉得还是写吧,就我不写太难看。
放弃了第三期运营学院的申请。
所谓的日更,更像是凑字数。
为了逃避这种感觉,追剧看小说。在第二天自责,后悔。
工作状态也不好,总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看别人一篇文章,广告收益过万。我觉得应该好好写,但,依然没有行动。
这一个月感觉就是这么过来的。直到昨天,下班后,我去超市顺带买了一只糖葫芦。吃完糖葫芦完成当天打卡后。找出前几天写的一篇初稿修改。
当初看《锦衣之下》列的选题。状态不好,一直没写。日更才写。应付完日更就不想改了。现在修改还需要再去看一下原剧,于是我又去刷了下这部剧。
当我开始修改时,发现我的状态回来了。说不清具体原因,也许是被《锦衣之下》治愈了。也许是一瞬间的顿悟,也许是因为糖葫芦太好吃了。也许是我走出去时,发现蓝天白云太好看了。也许以上原因兼而有之。
总之,我又回来了。3月开启努力写文模式。
二、2月复盘
做了什么?
01每天完成三个打卡
02看书12本,小说2本
03看电影1,看剧3
04做了两场分享
05接受女侠邀请,参与一次颁奖典礼的策划。
收获了什么?
01坚持一定要日复一日
我坚持两个月的早读打卡,在2月的某天忘了,第2天又开始打卡,某天又缺了一天。之后就没再继续了。
我意识到,坚持一定要每天都做,就算状态不好也要做。如果哪天中断了,之后就很难再坚持。因为已经出现了缺口,意识会松懈。坚持会变得很难。
02态度取决于目标
樊登的线上读书营,书单和课程都很好,氛围也很好。但我没深度参与。虽然意外获两次优秀,打卡还是显得很敷衍。
这和我的目标有关,我的目标是完成不是最佳。所以我觉得课听了,书看了,感悟也写了。没必要为了最佳花费时间和心力。
大概是组长实在看不下去了,私聊我,觉得我有潜力拿最佳,鼓励我提高要求。我只能抱歉地回复:让你失望了。最佳不是我的目标。
我意识到我这种态度确实源于我的目标太低了。如果想做的更好,想做出成绩,就要给自己定一个高目标。
目标决定我们对一件事情的态度。
03输出是获得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因为坚持打卡,组长邀我做一场分享。我做了一个关于日更的分享。
意外得到很多书友的反馈,还有很多人主动来加我。
这个经历让我确定,输出确实是获得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把自己做到的,通过语音或文字,视频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
04看剧收获
看了一本小说,又看了影视版。发现改编很大,只有人名还保留着。这说明风向变了。人们更喜欢轻松有趣的风格。
看《锦衣之下》主创们的采访,发现他们对人物都有清晰的认定。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表现。我意识到我处理很多人物,性格千篇一律,有点假。是因为设定不清晰,写成了一种性格。
05想到就去做
看完电影列出的选题没立刻写,过段时间写又得重看。所以想到就立刻去做,减少重启时间更高效。
总结:
最近看到一句话: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有低谷是很正常的,关键是不要放弃。不放弃希望,不放弃自己,不放弃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