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是到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全书采用对话体方式,很好地诠释了阿德勒思想。
书中的很多观点都颠覆我的认知,读完合上书,有焕然一新之感。
1.不用考虑过去的原因,要考虑的是现在的目的。过去发生了什么,已是既定事实,书中举例说到,年轻人的朋友并不是因为不安才不愿出门,而是为了不出门才制造出了不安的情绪。所以,事情发生的时候,多问问自己“你到底想干什么?”吧。
2.心理创伤并不存在。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你赋予经历的意义,是你自己选择如何生活的。不愿出门的那位朋友,是想因此得到父母的关注和小心对待,此外一出门就会沦为无人关注的平凡之人,这是他的目的,也是他自己的选择。
3.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书中的青年无法体会到幸福,想要变成其他人,这是因为他不爱自己,无法悦纳目前的自己。
4.你的不幸是自己亲手选择的,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而言有好处。
5.生活方式是人生中思考或行为的倾向,是某人如何看世界和自己,甚至包含了世界观或人生观,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在十岁时主动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既然不是被先天赋予的,那么也由有自己重新选择。人之所以不改变,是因为认为保持现状更让人轻松安心,一旦改变可能会遇到新问题,可能变得更加不幸,因此改变不容易,需要很大的勇气。
6.讨厌自己是因为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是因为太害怕被别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因此只要变成一个厌恶自己、尽量不涉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了。万一遭到别人的拒绝,也可以安慰自己说,只要我没有这个缺点也很讨人喜欢。
7.弱势其实非常强大且具有特权,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的人,是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别人无话可说,一定会小心翼翼地对待他,因此他可以变得比别人更有优势、更特别。
8.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犹如在同一平面上,有人在前有人在后,只考虑自己是否不断朝前迈进,而不追求比别人高出一等。每个人虽然不同但是平等,并无高低之分。
9.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常拿自己和别人相比,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会认为人人都是随时会愚弄、嘲讽、攻击甚至陷害自己,绝不可掉以轻心的敌人,而世界则是一个恐怖的地方。
10.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时,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保持一种平静。
11.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要去寻求认可,我们并不是为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12.课题分离。想想这是谁的课题,某种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不干涉他人的课题。
13.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
14.共同体感觉是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共同体包括了从过去到未来,甚至包括宇宙整体在内的一切。
15.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主观上认为我能对他人做出贡献,对他人给予关心、建立横向关系、使用鼓励法)时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才可以获得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