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正在给孩子辅导数学作业,微信通知来了三件事:课题中期报告、工作室年底迎检个人资料汇总、还有一篇被推荐的年级师德总结。瞬时间,我的怨气又来了,其实写到这里,我自己都哭笑不得。对!这就是以前的我在对待突如其来的一堆工作时的反应:烦躁+想要退出。例如退出工作室,退出课题,退出主任给我推荐的这个年级师德标兵。退出的理由就是:我只想简单的教书!除了认真备课、上课,其他事情我一概不想参与。
把前两件事发给朋友后,她回了一句:生活一地鸡毛,工作一堆破事。我一看,顿时乐了,是啊,谁的生活又能终日欢声呢!埋怨只会浪费时间,耗费健康,还是理一理头绪,排一排时间吧。
在把三件事情的时间顺序理清楚之后,发现其实没有那么紧张,可以一周完成一件事情,月底前完成就可以,心里瞬时感觉轻松不少。
我很欣慰现在的我不是以前的我了,这些改变一方面源于这几年生活对我的磨练(尤其是二胎十月怀胎和小儿子出生后的半年内我所忍受的苦难,现在回想起来仍然眼眶含泪),一方面源于这几年我断断续续看过的那些书。这些都让我内心逐渐宽阔,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只有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才能看淡那些和目标无关紧要的人和事,留给自己欢乐和奋斗,摆脱抱怨和无畏的比较。
只是,现在的我,目标有些模糊,虽然一直在探索,但是方向已经很明确。今后的我,仍然会继续现在的节奏:每天读书、跑步、反思。
不必加油,只需稳步向前走,坚定不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