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拖延,最近几个月有一些崭新的体验,记录分享一下。
对于一个个体来说没有拖延,只有当下想做的一个排序。当我们说到拖延的时候,实际上是有一个外来的标准,是大脑认定的应该完成的时间。但是我们的心跟大脑可不一定同步。比如,明明同时有五件事,有两件事别人都已经等得很急了,但是呢,来了一件新的事情,并不急,我却迅速把它完成了。为什么呢?因为潜意识帮我排了个序,身体就跟随着潜意识的自动导航去行动了。我对于那些插队的,提前被排到前面的事情,做了一些梳理。
第一类是真正擅长并且内心特别喜欢做,能做得又快又好,这个过程即使辛苦,心灵还是特别享受。这一类属于自我优化。
第二类让自己轻松愉悦的。当身体被压榨之后,就是严格执行后,心灵会有一个声音想要放松,会让我们选择轻松愉悦的事情。这属于自我调节。
第三类是让自己留白的。让我们长期的输出以后,心灵就会渴望停下来,给一个喘息的时间。这属于自我修复。
第四类是并不喜欢而且也不擅长,但是必须要完成的事情。真正的deadline来了,前边三类的需求都会直接被折叠。效率也会变高。完成后会有更多的自我修复的需求。
所以当一个人做了不是特别喜欢,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之后,所需要的修复时间都会变长,呈现出第三类的状态。
如果我们想减少第三类状态的出现,那就要让第一类状态多保持,用第二类状态做调整。减少第四类情况的发生。
人呢,并不是每次做同一类事情,就会进入同样的状态,在不同的排序情况下,在认知模式的调整下,同样的事情,会出现不同的情况。
寻找身心合一的路,会自然地大大减少拖延。我一直说,现在的孩子,能够体验自己的爱好,感受自己兴趣的空间太狭窄了。很少的体验到自我选择的身心合一感受。
所谓拖延,是内心纠结的一种外显。把拖延定义为拖延“症”,排除在接纳之外,用各种提高效率的思维术法去调整,并不是一条根本之路。拖延,是我们身体里的小精灵,对当下内心喜爱和不喜爱的一种真实表达,帮助我们看见自己,觉察内心,善待于已,努力身心合一,最终达成知行合一的幸福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