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人性?人性的本质是什么?
-
人性的本质:
- 人性是人的本性,包括不经思考的自然反应和行为。
- 人的本性归结为两个基本需求:生存安全和追求幸福。
- 这两个需求可以用“趋利避害”来概括。
-
人性善恶的讨论:
- 人性不能简单地被定义为善或恶。
- 人性本质上是自私的,但这种自私可以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表现出来。
-
自私与无私的行为:
- 人为了生存和幸福,会采取不同的手段,包括合作和剥削。
- 无私的行为有时是自私的一种扩展,如为了国家或集体的利益。
-
社会合作与文明:
- 社会的发展表明人类是一个整体,合作是文明的体现。
- 一个高度合作的社会比一个只有斗争的社会更文明、更发达。
-
科技发展与人性:
- 科技发展可以满足人的欲望,而不是通过道德压制。
- 法律和奖励机制比抑制人性更为重要。
-
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性:
-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抑制人性和自私,这导致了科学、文化、艺术的落后。
- 中国社会强调大公无私,但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官僚特权。
-
民主与人性:
- 西方国家承认人的自私,并通过民主选举和监督来限制官员的权力。
- 中国社会不承认人的自私,导致官员贪腐问题严重。
-
中国人性认识的虚伪性:
- 中国人强调无私,但实际上很多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时表现出自私。
- 这种虚伪性和落后性是长期封建传统造成的,难以一时改变。
二, 什么是野蛮人,什么是文明人?
-
定义:
- 野蛮人:不讲科学、理性、智慧,凭直觉行事,不顾长远后果,自私且不顾他人。
- 文明人:理性出发,讲科学、智慧,强调知识的作用,强调爱、正直、善良,尊重自然规律。
-
对待他人:
- 文明人:发达后回报社会,照顾穷人,帮助他人中发现机会。
- 野蛮人:只顾自己,不顾穷人死活,甚至以坑穷人为乐。
-
满足欲望:
- 文明人:满足自己欲望同时照顾他人欲望。
- 野蛮人:只满足自己欲望,不顾他人,甚至损害他人利益。
-
对知识的态度:
- 文明人:崇尚科学和知识,崇拜科学家和智者,用科技创造财富。
- 野蛮人:崇尚阴谋诡计,用垄断、抢劫、恐吓、剥削获取财富。
-
对才能的态度:
- 文明人:欣赏他人才能,帮助科研人员。
- 野蛮人:嫉妒他人才能,嘲笑、打击科研人员。
-
对文化艺术的态度:
- 文明人:欣赏并创造文化艺术。
- 野蛮人:沉溺于低级趣味。
-
对异性的态度:
- 文明人:崇尚爱情,让异性愉悦。
- 野蛮人:糟蹋、占有、恐吓异性。
-
社会关系:
- 文明人:强调互助,和谐相处。
- 野蛮人:喜欢恶性斗争,互害。
-
竞争与合作:
- 文明人:良性竞争,尊重他人权利,喜欢对话协商,强调法制和秩序。
- 野蛮人:恶性竞争,践踏法律,破坏秩序。
-
对待弱小:
- 文明人:照顾弱小,强调公平竞争。
- 野蛮人:信奉弱肉强食,残酷淘汰。
-
契约精神:
- 文明人:讲究契约精神,守信用。
- 野蛮人:一锤子买卖,坑你没商量。
-
社会地位:
- 文明人:相信人人平等。
- 野蛮人:喜欢人上人,强调身份地位。
-
信仰与道德:
- 文明人:有信仰,有道德底线。
- 野蛮人:信奉丛林法则,无道德底线。
-
历史与社会进步:
- 文明现象在增多,野蛮现象在减少,但需警惕野蛮重新抬头。
-
人权观念:
- 文明人:信天赋人权,尊重人的生命权。
- 野蛮人:信人赋人权,随意处置他人生存权。
三, 人在世上奋斗的动力是什么?
-
奋斗的根源:
- 人的奋斗动力来自于欲望,主要是对生存、逃避死亡和追求幸福、逃避痛苦的本能需求。
-
对幸福的追求:
- 人追求幸福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体验一种幸福后会寻求另一种幸福。
- 人有时会在大脑中虚构出快乐的场景,以满足对幸福的渴望。
-
欲望的形成:
- 欲望源于人对幸福和快乐的渴望,这种渴望驱使人们去真实体验幸福。
-
金钱和权力:
- 人们追求金钱和权力,因为它们可以交换更多的幸福体验。
-
生存的威胁:
- 有些人不断赚钱,不享受生活,是因为他们强烈害怕生存受到威胁。
-
安全与幸福:
- 人在追求幸福时,需要确保生命安全和财务安全。
-
为家人和社会奋斗:
- 人首先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奋斗,然后可能为社会的幸福奋斗。
-
传统文化的批判:
- 传统文化将个人和社会对立起来,认为个人追求幸福是可耻的,这种观点被批判为骗局。
-
合理追求幸福:
- 通过合理合法手段追求个人和家人的幸福是合情合理的。
-
慈善与科学:
- 相比捐钱给宗教,捐给科学研究可能更有意义,因为科学可以造福全人类。
-
欲望的支配:
- 人在年轻时往往意识不到自己被欲望支配,很多人到老时才认识到这一点。
-
人生的反思:
- 许多人在老年时回顾一生,发现追求的物质财富并无太大意义,但人生无法重来。
四, 什么是人真正的觉醒?
-
宽容与关爱:
- 真正的觉醒包括对别人的宽容和关爱。
-
独立思考与尊重:
- 觉醒的人会独立思考,尊重科学、文化艺术。
-
不出卖灵魂:
- 觉醒的人不会为利益出卖灵魂,不为坏人坏事辩护。
-
社会责任:
- 觉醒的人在社会中发财后会适当回报社会,关心他人,承担社会责任。
-
合作与分享:
- 觉醒的人懂得在竞争中合作,关爱他人,与他人分享。
-
科技发展与财富创造:
- 觉醒的社会利用科学技术创造财富,而不是剥削和压迫。
-
中国与西方的选择:
- 中国历史上选择了剥削的方法,而西方选择了科技发展。
-
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 科学技术创造的财富远超个人劳动,且可持续、无副作用。
-
社会制度与道德观念:
- 良好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观念抑制剥削,鼓励科技发展。
-
科学与全人类福祉:
- 科学不仅带来个人财富,也造福全人类。
-
社会不稳定因素:
- 剥削和压迫招致仇恨和愤怒,是社会不稳定的原因。
-
科学发展阻碍:
- 认识问题和人的恶劣品性是科学发展的阻碍。
-
外星科技与社会重视:
- 作者提到自己曾带来外星科技,但未获重视。
-
面对恶势力的态度:
- 面对恶势力,至少保持沉默,不成为帮凶。
-
觉醒与阅读:
- 觉醒需要哲学大师和思想启蒙者,以及全民爱阅读。
-
文化艺术的重要性:
- 科学和文化艺术相互关联,都应发达。
-
科学文化与社会制度:
- 科学文化提供先进设施和社会制度,促进社会公平合理。
五, 夫妻之间,也是合作伙伴
-
夫妻合作:
- 夫妻关系不仅是情感的结合,也包含合作伙伴的成分,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
沟通问题:
- 作者描述了因妻子不接电话而产生的沟通问题,导致时间和情感上的浪费。
-
情绪影响:
- 妻子的负面情绪和刁蛮行为影响了夫妻关系,导致家庭合作的破裂。
-
家庭与生意的比较:
- 作者将夫妻关系比作生意伙伴关系,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和信任的消耗。
-
社会与家庭的互动:
- 社会中的互助可以推动社会前进,家庭中的互助可以促进家庭兴旺。
-
家庭内的斗争:
- 家庭内的斗争和不合作会导致家庭衰败和生活失去意义。
-
个人能力与家庭地位:
- 作者认为,争夺家庭主导地位需要个人有能力和智慧,而不是仅靠胡搅蛮缠。
-
社会底层的冲突:
- 在社会底层,人与人之间的恶斗和家庭内的恶语相向是常见的现象。
-
帮助他人:
- 作者强调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并批评那些不理解或嘲笑帮助行为的人。
-
文化问题:
- 作者质疑当前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导致许多人行为不正常。
-
革命与改变:
- 文末,作者提出需要一场革命来改变当前家庭和社会中的不正常状态。
六, 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
人生的意义:
- 人生真正的意义在于体验和尝试,这些体验转化为记忆,储存在大脑里。
-
物质与精神财富:
- 金钱是交易的符号,真正的财富是体验,包括物质和精神财富。
-
体验的重要性:
- 体验无法被夺去,是人生真正的财富。
-
体验的三个方面:
- 体验的量、质和新,包括正面和负面的体验。
-
体验与人生财富:
- 物质财富可以增加体验的机会,但不等于体验本身。
-
体验的来源:
- 体验来自于人的运动、经历和尝试。
-
体验与认知:
- 丰富的体验增加对事物的认知度和思考能力。
-
体验的代价:
- 有些体验可能需要付出代价,如吸烟、吸毒。
-
性爱体验:
- 性爱体验对人的愉悦感受深刻,是重要的精神财富。
-
物质与精神的关联:
- 物质财富可以增加精神财富,两者并不对立。
-
体验与人生:
- 积极的人生是不断体验的过程,不体验会导致认识退步。
-
体验的多样性:
- 体验有愉悦和痛苦之分,痛苦的体验也是精神财富的一部分。
-
作者的个人体验:
- 作者提到自己1985年的外星旅行体验,认为这是重要的人生财富。
-
体验与创作:
- 作者的写作得益于其独特的外星旅行体验。
七, 女人不关心远处的事情
-
作者的坚持:
- 作者坚持宣传外星人科技38年,但未得到社会重视。
-
家人的态度:
- 作者的子女对作者的宣传漠不关心,女儿甚至破坏了潜在的资助。
- 儿子虽理性但同样不感兴趣,未帮助宣传。
- 妻子只关心经济利益,对作者的活动持反对态度。
-
女性关注点:
- 作者观察到女性更关注身边事务,对远方或宇宙事务不感兴趣。
-
社会现象:
- 在落后社会中,人们通常对远方事务漠不关心,只关心眼前利益。
-
社会对科技的态度:
- 社会普遍对科技突破不感兴趣,更关注直接的经济利益。
-
对超前科技的误解:
- 人们因经验判断,对本土超前科技持怀疑态度,未能认识到其潜在利益。
-
科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 欧洲科学技术的发展得益于社会对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推崇和资助。
-
中国现状:
- 在中国,普通人若放弃工作投身科研,可能面临生存困难。
-
对作者宣传不被重视的误解:
- 网友错误认为作者的科技不被重视是因为资本家和阴谋集团的阻碍。
-
根本原因:
- 作者认为,社会对超前科技不重视的根本原因是人群的愚昧和落后认识。
八, 人类历史两种人一直在斗争着
-
原始社会的斗争:
- 原始社会部落间为获取食物而发生血腥的抢劫和战斗。
-
国家的出现:
- 国家形成后,出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
善良智慧与愚蠢恶劣的斗争:
- 人类历史上,善良、智慧的人与又蠢又坏的人之间存在长期斗争。
-
斗争的原因:
- 愚蠢恶劣的人通过抱团形成团伙,剥削压榨聪明智慧的人。
-
斗争的结果:
- 善良智慧的人因平等思想难以形成有效团伙,而愚蠢恶劣的人形成紧密的专制权力组织,长期占据优势。
-
智慧时代的来临:
- 随着科技发展,善良智慧的人通过科技和市场交换提升生活水平。
-
社会的分化:
- 社会分化为崇尚智慧合作的群体和崇尚暴力掠夺的群体。
-
科技与财富的结合:
- 善良智慧的人通过科技获得财富,并将财富再投入科技研究。
-
斗争的持续:
- 善良智慧的人与愚蠢恶劣的人之间的斗争仍在持续。
-
善良智慧的最终胜利:
- 善良智慧的人通过财富吸引人才,形成平等有效的组织,最终可能战胜愚蠢恶劣的人。
-
高科技的重要性:
- 掌握高科技意味着掌握主动权、话语权和财富。
-
科技研究的难度:
- 现代科技研究需要基础创新理论、资本介入和多人才合作。
九, 推动宇宙文明发展,只有两种力量
-
推动文明发展的两种力量:
- 爱和善良:提供支持和宽容,促进科技发展。
- 智慧:通过科技创新和理论创新推动文明进步。
-
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
- 愚昧:缺乏对科技和创新的认识。
- 冷漠:对科技发展和创新不感兴趣。
- 敌对态度:以邻为敌,缺乏合作精神。
-
劳动与文明:
- 劳动满足生存需要,而文明发展依赖科技发展。
-
科技的重要性:
- 科技改变生活质量,是文明进步的标志。
-
科学创新的困难:
- 科学创新是少数人努力的结果,需要大众的支持。
-
对新理论的接受:
- 新理论难以被理解和接受,需要一定的门槛。
-
欧洲对科学创新的支持:
- 欧洲社会对天才科学家的支持促进了科学发展。
-
作者提出的外星科技:
- 揭示了宇宙和物理现象的本质问题,但超出常人理解。
-
对民间科学的忽视:
- 主流科学界对民间科学成果的忽视是科技进步的障碍。
-
科技与宗教的对比:
- 宗教协调人际关系,但科技是文明发展的实际动力。
-
聪明人与社会主导:
- 社会由聪明人主导可以促进发展,而愚蠢人主导则结果糟糕。
十, 宇宙、人类社会的背后是什么在主宰着?
-
宇宙和人类社会的有序运行:
- 宇宙和人类社会都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模式运行。
-
背后的主宰力量:
- 作者认为宇宙和人类社会的运行和发展都受到“美感”的支配。
-
美感的定义:
- 美感来自于人对事物和谐、力度的感觉,包括静止的美和运动的美。
-
美与文化:
- 文化记录人的思想和行为,艺术的核心是美,美使人愉悦。
-
美的根源:
- 美产生的根源是性选择,影响人的意识、艺术和文化。
-
中西方文化差异:
- 中国封建社会强调和谐美,西方文化宣扬力度美。
-
性因素在文化中的作用:
- 性因素在文化艺术中的重要性,西方文化艺术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
中国文化的压制:
- 中国文化中性因素被压制,导致文化艺术的扭曲和病态。
-
汉族文化艺术的局限:
- 汉族文化艺术受到封建思想和奴性的影响,缺乏个性和激情。
-
美的追求与人生:
- 认识美、追求美对个人和社会至关重要。
-
现代社会对美的认识:
- 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对美的认识狭隘,将幸福美好等同于财富。
-
思想自由与文化艺术:
- 思想自由是创造美好文化艺术的关键,少数民族和欧美国家在这方面表现更好。
十一,为什么聪明人越来越聪明, 愚昧人越来越愚昧
-
信息来源与认知:
- 聪明人接受多元信息,具有独立判断能力;愚昧人接受单一、扭曲信息,缺乏甄别能力。
-
环境影响:
- 特殊环境和封闭信息源导致认知固化,使人变得愚昧和顽固。
-
认识循环:
- 人的认识是循环过程,聪明人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形成认识,愚昧人认识循环被打断。
-
习惯思维:
- 习惯思维影响认知,愚昧人常从习惯出发,不愿改变认识方法。
-
教育与标签:
- 教育标签如学历可能误导人,使某些人自视过高而拒绝学习。
-
好奇心与认知:
- 好奇心驱动认知发展,缺乏好奇心的人认知肤浅。
-
交流与认知:
- 与不同层次的人交流增加认知范围,愚昧人不愿交流,思想保守。
-
独立思考:
- 独立思考意识缺乏使人云亦云,迷信权威。
-
知识与智慧:
- 知识不等于智慧,聪明人区分知识、聪明、智慧。
-
教育的负面影响:
- 错误的教育方式可能使人变得愚蠢。
-
品德与认知:
- 恶劣品德阻碍正常交往,抑制认知提高。
-
痛苦与思考:
- 痛苦和孤独促使深度思考,一帆风顺可能使人缺乏深度思考。
-
互联网的影响:
- 互联网加剧认知两极分化,聪明人更聪明,愚昧人更愚昧。
-
信息过载:
- 互联网信息过载使人迷失方向,导致认知能力下降。
-
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 独立思考是避免愚昧的关键,缺乏独立思考会导致悲剧重演。
十二,人怎么样提高自己的智慧?
-
智慧的重要性:
- 智慧比聪明更重要,且是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提升的。
-
聪明与智慧的区别:
- 聪明关联于快速领悟和反应,智慧则涉及深度思考和理解能力。
-
智慧的表现:
- 智慧的人考虑长远和双方利益,聪明的人关注眼前和个人利益。
-
智慧与人际关系:
- 智慧的人人际关系和谐,聪明的人可能因争斗而人际关系紧张。
-
提升智慧的方法:
- 与智慧的人交流,避免与愚昧的人交流。
-
爱心与责任:
- 爱心和责任感能激发潜能,通过实践和奋斗提升智慧。
-
面对挫折:
- 经历痛苦和挫折可以促使人深入思考,提升智慧。
-
独立思考:
- 独立思考是提升智慧的关键,避免盲目相信他人。
-
避免成为杠精:
- 杠精否定一切,无法吸取他人有用思想,停留在低级认知水平。
-
注重和谐与美:
- 和谐和美是判断事物正确方向的标准,引领人类前进。
-
相信科学:
- 科学使人在认识问题时不迷失方向,但不等于盲目相信权威。
十三,很多人的痛苦,是因为身边的垃圾人
-
垃圾人的定义:
- 垃圾人指那些给周围人带来痛苦和麻烦的人,他们可能是亲人、伴侣或朋友。
-
垃圾人的特征:
- 情绪化、控制欲强、不愿认错、浪费他人时间、见不得别人好。
-
垃圾人的影响:
- 垃圾人的行为和态度会导致持续的痛苦和冲突,影响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
-
垃圾人的行为举例:
- 作者通过个人经历描述了垃圾人的具体行为,如无理指责、无端发泄、过度控制等。
-
垃圾人的负面影响:
- 垃圾人不仅影响个人情绪,还可能破坏家庭和谐,影响子女心理健康。
-
对待垃圾人的态度:
- 识别垃圾人,警惕其行为,正确对待,避免被其负面影响。
-
远离垃圾人:
- 建议远离垃圾人,不要试图改变他们,特别是当他们的行为模式根深蒂固时。
-
社会价值观的扭曲:
- 作者指出社会中存在对垃圾人行为的误解和错误宽容,如对大规模犯罪的美化。
-
垃圾人的逻辑谬误:
- 作者列举了一些垃圾人荒谬的逻辑和行为,如因爱而害、因崇拜而杀等。
十四,人罪恶的根源是什么
-
传统观点:
- 多数人认为人的罪恶根源在于欲望、自私和贪婪。
-
作者观点:
- 作者认为罪恶并非来自欲望本身,而是来自满足欲望时采取的不正当手段和扭曲的价值观。
-
欲望与罪恶:
- 欲望本身不是罪恶,而是实现欲望过程中的错误行为和认知导致了罪恶。
-
欲望的双重影响:
- 强烈欲望的人可能通过努力工作实现目标,而欲望不强的人可能因懒惰而犯罪。
-
罪恶的根源:
- 罪恶的根源在于价值观扭曲、缺乏智慧、被愚昧、嫉妒和仇恨主导。
-
社会合作与冲突:
- 人类社会中存在通过公平合作和通过压榨他人来实现欲望的两种人。
-
科技进步与社会进步:
- 科技进步是社会真实进步的标志,而不仅仅是道德教化。
-
道德与法律:
- 社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原因是坏人未受到及时惩罚,而非道德水平不足。
-
社会治理:
- 一个良好的社会应该及时惩罚做坏事的人,而不仅仅是赞扬好人好事。
-
社会变迁:
- 随着社会发展,崇尚公平合作和科技进步的人越来越多,而崇尚压榨他人的人越来越少。
十五,一切违背人性的,最终都是失败
-
人性的本质:
- 人性是人的本性,包括生存、逃避死亡、追求幸福和逃避痛苦。
-
人性与欲望:
- 人的欲望源自人性,是人奋斗的动力。
-
实现欲望的途径:
- 通过合法合作交换或通过不正当手段如压榨和剥削。
-
市场经济与人性:
- 市场经济通过公平交换满足人性,促进财富积累。
-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
- 人的本性是中性的,不能简单地定义为善或恶。
-
无私与自私:
- 无私可以看作是自私的一种扩展,是扩大了的自我。
-
社会合作与文明:
- 社会文明程度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程度相关。
-
科技发展与人性:
- 科技发展满足人的欲望,而不是通过道德压制。
-
抑制人性的危害:
- 抑制人性可能导致科学、文化、艺术的落后和社会愚昧。
-
传统文化与人性:
- 传统文化往往强调抑制人性,导致创新能力丧失。
-
文学作品与人性:
- 文学作品分为启发智慧和张扬人性,以及教人愚昧扼杀人性两类。
-
违背人性的失败:
- 违背人性的事情,如大锅饭政策,最终都会失败。
-
改革开放的成功:
- 改革开放成功是因为市场经济满足了人性。
十六,人为什么看见傻子想笑
-
笑对傻子的反应:
- 人们看到傻子或模仿傻子的行为时会不由自主地想笑。
-
人类进化与智力:
- 人类从动物进化而来,智力在生存斗争中扮演重要角色。
-
智力差异与自卑:
- 面对智力高的人,智力较低的人可能会感到自卑和恐惧。
-
笑的释放机制:
- 看到傻子时,人们的紧张情绪得到释放,从而感到好笑。
-
基因中的反射机制:
- 笑对某些刺激的反应可能写入了人的基因中,如挠痒就想笑。
-
对聪明人的恐惧与排斥:
- 人类本能地对聪明人感到恐惧,有时因恐惧而嫉妒或排斥。
-
社会发展与智力的利用:
- 在文明社会中,人们从理性出发欣赏和重用聪明人。
-
落后社会对智力的态度:
- 落后社会中,人们可能会本能地排斥和压制聪明人。
-
外星科技的启示:
- 作者提到自己曾到外星旅行,掌握了超前的科技,但未获社会重视。
-
社会进化的不足:
- 作者认为社会还未进化到足够欣赏和重用聪明人的程度。
十七,人类为什么爱自己的孩子?
-
亲情与本能:
- 人们普遍认为爱自己的孩子是出于亲情和本能。
-
人类与动物的共性:
- 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有爱后代的天性。
-
生命与基因:
- 生命的核心是信息,基因是信息的载体,人通过孩子遗传自己的基因信息。
-
自然法则:
- 爱孩子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有助于种族的延续。
-
基因的自私性:
- 基因为了自身的复制和生存,控制生物行为,包括爱后代的行为。
-
《自私的基因》:
- 书中提出基因的基本特性是自私,生物行为是为了基因的复制和扩散。
-
基因与行为:
- 基因的自私性解释了生物的排他性、竞争性和争斗性行为。
-
自私与无私:
- 在“利己”与“利他”之间,生物会选择更有利于基因生存和复制的行为。
-
文化与基因:
- 人通过文化影响下一代,扩散自己的思想和遗传信息。
-
社会合作与自私:
- 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表现出无私行为,但这背后仍是基因的自私性。
-
中国传统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反对自私,认为自私是罪恶的根源。
-
自私的合理性:
- 作者认为自私是人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和合理的。
-
无私的实质:
- 无私可能是自私的一种表现,是自私扩大了自我的结果。
-
社会发展与无私:
- 随着社会的发展,无私在社会中的表现变得更加重要。
-
基因的延伸:
- 爱孩子是基因自私的结果,其他行为是这种自私基因的延伸。
十八,“人之初,性本善“ 是真的吗?
-
传统文化观点:
- 强调道德自我约束和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可以提升人的道德水平。
- 相信人性本善,通过适当教育可以保持人的善良。
-
对传统文化的批评:
- 忽视了社会惩罚和奖励机制的作用。
- 未能及时惩罚不良行为,导致不良行为的增加和社会风气的恶化。
- 形成了“好人吃亏”的共识。
-
人性的复杂性:
- 人具有善恶两面,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是防止恶行的关键。
- 没有受到惩罚的恶行会导致行为者变本加厉。
-
道德约束的局限性:
- 单纯的道德说教对已经道德沦丧的人无效。
- 缺乏惩罚机制会导致道德约束力的崩溃。
-
社会制度的作用:
- 良好的社会制度能够减少不公平和丑恶现象,改善社会风气。
- 通过制度而非仅靠道德来解决社会问题。
-
制度设计的原则:
- 制度应科学、简单、有效。
- 关键在于对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给予相应惩罚。
十九,人要有一个正确的幸福观
-
幸福观的核心:
- 人的幸福观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幸福、逃避痛苦。
- 人的价值观是关于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幸福。
-
幸福观的变化:
- 传统幸福观依赖于他人,现代幸福观更强调个人感受。
- 鄙视文化和等级文化导致人们通过鄙视他人获得快乐。
-
鄙视文化和权力文化:
- 鄙视文化和权力文化是封建遗留,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
幸福观的转变:
- 现代人的幸福观逐渐摒弃了传统的无私奉献和宗教观念,转而关注个人感受。
-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 人首先满足自己和家人的需求,然后才是社会和他人。
- 追求享乐是人的本能,不是罪恶。
-
追求享乐的合理性:
- 追求享乐是正常的行为,关键在于手段的合理性。
- 社会的发展动力在于人们追求享乐的行为。
-
宗教与享乐:
- 宗教抑制享乐欲望,以控制信徒,获取利益。
-
性与享乐:
- 性是人的本能,但传统观念和宗教将其视为罪恶。
-
人生目标:
- 人生目标包括物质财富、爱情和实现自我价值。
- 普通人应通过合理手段追求自己和家人的幸福。
-
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 社会中的个人应追求幸福,不损害他人利益。
- 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个人的合理追求。
-
人生的痛苦与快乐:
- 人生大部分时间是痛苦的,快乐是短暂的。
-
人生的意义:
- 提高慧性,磨炼灵魂,是人生的目的。
-
个人与社会责任:
- 个人应优先照顾自己和家人,然后适当回报社会。
- 区分好人和坏人,帮助好人,不助长坏人。
-
科学与幸福:
- 科学方法对于追求个人和家庭幸福至关重要。
- 科学发展有助于实现物质财富的最大化,减少争夺和伤害。
-
大同世界的理解:
- 大同世界是科技发达、物质财富充足、人们不再争夺的结果,而非道德高尚。
二十,人的傲慢是怎么形成的?
敏感内容,已被和谐。
二十一,张祥前你怎么看待禁欲主义?
-
禁欲主义的质疑:
- 有网友对《果克星球奇遇》中外星人对感官体验和性的追求表示怀疑,认为人的欲望应受控制,纵欲导致堕落。
-
欲望与动力:
- 作者认为欲望是人奋斗的动力,禁欲可能抑制社会活力。
-
禁欲的合理性:
-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禁欲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和生产力。
-
社会变迁:
- 随着生产力发展,社会对性的态度变得更加宽容。
-
禁欲主义的社会根源:
- 禁欲主义可能源自社会不平等,上层人士用以控制下层人的手段。
-
禁欲主义的双重标准:
- 社会上存在要求他人禁欲而自己放纵的双重标准。
-
禁欲文化的传承:
- 禁欲文化可能像遗传基因一样代代相传。
-
对禁欲主义的真心信仰:
- 有人真心相信禁欲主义,将其视为本能意识。
-
外星文化的差异:
- 《果克星球奇遇》中的外星文化与地球文化不同,外星科技发达,人们追求感官刺激和性满足。
-
科技与欲望的关系:
- 科技发展满足人的欲望,而人的欲望也推动科技发展。
-
外星社会的放纵:
- 外星社会由于科技高度发达,人们缺少对死亡的恐惧,导致放纵。
-
社会关系的简单化:
- 外星社会没有生老病死和血缘关系,减少了责任和义务的约束。
二十二,每一个人的灵魂都在囚禁在监狱里
-
现代社会的痛苦:
- 人们在物质条件改善后仍感到痛苦,尤其是精神上的痛苦。
-
痛苦的根源:
- 人们直觉上认为痛苦源于思想束缚和灵魂的不自由。
-
人的本性:
- 人的本性是追求生存、安全、幸福和快乐。
-
追求幸福:
- 人们追求金钱和权力,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幸福体验。
-
传统文化的冲突:
- 传统文化将个人追求幸福视为低级趣味,强调为集体幸福奋斗才是高尚的。
-
社会说教的影响:
- 社会说教使人们内化了追求个人幸福是可耻的观念,与本性相冲突。
-
灵魂的囚禁:
- 人的灵魂被传统文化和社会说教束缚,感觉自己的灵魂不自由。
-
自我建造的监狱:
- 囚禁灵魂的监狱是自己建造的,材料来源于传统文化和社会坏人的说教。
-
愚蠢与教育:
- 教育可能导致愚蠢,因为它抑制了人的本性和灵性。
-
追求幸福与智慧:
- 追求个人幸福和快乐是智慧的表现,违背本性的行为是愚蠢的。
-
社会秩序与混乱:
- 一个社会如果人们追求个人和家庭的幸福,社会将是有序和理性的;反之,则混乱和非理性。
-
灵魂的自由:
- 当人们大胆追求幸福时,他们展现出聪明和智慧;反之,他们变得愚蠢和迷茫。
二十三,什么东西影响人类是最厉害的?
-
原始社会的影响因素:
- 原始社会中,部落首领因其勇敢、力量和智谋而对部落有重大影响。
-
国家和政治家的影响:
- 随着国家的出现,国王和政治家对国家和周边国家有巨大影响力。
-
宗教领袖的影响:
- 宗教领袖对人类有巨大而长久的影响,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
宗教影响力的减弱:
- 随着科学的发展,宗教对人类的影响力在减弱。
-
宗教经文的成书过程:
- 宗教经文多为后人撰写,是多人在不同时间共同完成的接力行为。
-
现代社会国王影响力的变化:
- 现代社会中,国王的影响力不如从前,因为他们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
科学的影响力:
- 科学,尤其是基础科学的重大突破,将剧烈影响人类。
-
基础科学的重要性:
- 牛顿力学、法拉第电磁感应、麦克斯韦方程和相对论等基础理论对人类文明有巨大推动作用。
-
未来科学的影响:
- 未来,变化电磁场产生正反引力场的数学方程将对人类产生剧烈影响。
-
外星科技的启示:
- 作者声称从外星科技中了解到人工场扫描技术,这可能引领人类进入光速、虚拟时代。
-
作者的个人经历和目标:
- 作者宣传外星的统一场论理论和人工场扫描技术,希望引起社会重视。
-
社会合作的必要性:
- 作者强调科学研究需要社会合作,从基础理论研究到产品开发。
-
数学方程的重要性:
- 作者认为数学方程,尤其是关键方程,是未来影响人类最大的因素。
-
统一场论的前景:
- 统一场论的出现将使人类进入光速虚拟时代,开启一个神奇的新时代。
二十四,食物充足的情况下猫和老鼠都可以是好朋友
-
道德与科技:
- 网友认为地球人的道德水平不足以享用超前科技,作者认为这与道德无关,而是缺乏展示民间科学成果的平台。
-
资源争夺:
- 人类历史上的斗争和战争往往源于对物质财富和配偶的争夺。
-
合作与交换:
- 人类通过市场交换相互合作,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争夺不可避免。
-
社会约束:
- 社会制度、宗教、道德和文化被用来约束人与人之间的斗争。
-
科技的作用:
- 科技进步是抑制战争的有效手段,通过增加资源供应,减少争夺。
-
历史案例:
-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战争往往因人口过多和粮食短缺而起。
-
资源充足与人类行为:
- 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人们变得更加理性和友善。
-
动物行为的比喻:
- 抖音上的视频显示,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天敌如猫和老鼠也能和平共处。
-
资源匮乏的影响:
- 在资源匮乏时,甚至亲人之间也可能出现争夺和攻击。
-
科技发展与道德提升:
- 作者认为应先发展科技,增加资源,减少争夺,从而提高人类的道德水平,而不是先提高道德再去发展科技。
二十五,人类的思想可以统一吗?
-
外星科技与思想控制:
- 果克星人拥有可以远程修改和控制人思想意识的技术,但并未用于奴役或剥削。
-
地球的潜在风险:
- 若此类技术出现在地球,可能会被滥用,导致严重后果。
-
改变人类思想的尝试:
- 历史上有人试图改变或统一人类思想,但往往以失败和灾难告终。
-
思想改变的危险性:
- 改变人思想的机器存在巨大风险,因为对高尚和阴暗面的定义主观且多变。
-
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 社会观念随时间变化,过去认为不道德的行为现在可能被接受。
-
矛盾与事物发展:
- 事物的发展伴随着矛盾,正面和反面的存在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人类思想的复杂性:
- 人类思想复杂多样,难以统一。
-
追求快乐和幸福的统一性:
- 人类在追求快乐和幸福这一目标上可能达到思想的统一。
-
传统道德观的局限:
- 传统道德观将人的欲望对立化,但人追求享乐是本能。
-
果克星人的幸福生活:
- 果克星人通过科技实现了长生不老、全球瞬移、免费生活资源等,减少了争夺和斗争。
-
人类进入大同世界的途径:
- 提出了三种可能的途径:提高道德觉悟、国家财富再分配、科技突破。
-
科技的重要性:
- 作者认为科技突破是实现大同世界的最大可能途径,而单纯提倡道德是不够的。
二十六,中国历史上的相互残杀
-
中国古代战争与屠杀:
- 历史上的战争导致大量人口减少,如长平之战秦军坑杀赵军40万。
-
人口的剧烈减少:
- 从春秋战国到宋元之交,多次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如王莽篡位后人口减少4000万。
-
三国至隋唐的人口变化:
- 三国时期人口降至760万,隋末大乱后人口减少3600万。
-
安史之乱与人口减少:
- 安史之乱导致唐代人口剧减70%,消失了3600万人。
-
宋元之际的屠杀:
- 宋元之际天下大乱,人口从1.45亿降至7500万。
-
明清之际的屠杀:
- 明末清初,四川一省人口从384万降至10万。
-
太平天国与人口减少:
- 太平天国时期,中国人口从4.3亿降至2.3亿,13年间减少了两亿。
-
历史的反思:
- 几千年的历史被描述为“屠杀史”、“嗜血史”、“流血史”。
-
文明与国家强大:
- 文明是国家强大的资格和最高信用,没有文明的强大会被视为威胁。
-
谭嗣同的观点:
- 谭嗣同认为文明是征服世界的唯一“武器”,并反思中国是否具备真正的强大资格。
二十七,中国有哪些传统观念是错误的
-
传统观念的误区:
- 传统观念认为欲望、自私和贪婪是罪恶的根源。
-
作者的观点:
- 罪恶并非源自欲望本身,而是源于满足欲望时的错误认识、扭曲的价值观和不正当手段。
-
欲望与罪恶的关系:
- 欲望本身不是罪恶的直接原因,而是人的行为和选择导致了罪恶。
-
价值观与罪恶:
- 罪恶的根源在于价值观的扭曲和缺乏智慧,而非欲望的大小。
-
人类行为的分化:
- 人类分化为通过合作和公平贸易满足欲望的人,以及通过垄断和压榨他人满足欲望的人。
-
社会的发展:
- 随着社会发展,公平合作和贸易越来越流行,而通过压榨他人的方式被主流社会抛弃。
-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 科技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关键,而非单纯的道德约束。
-
道德与欲望的对立:
- 传统文化将欲望与道德对立,试图通过道德抑制欲望。
-
道德教育的局限:
- 道德教育无法解决由错误行为导致的社会问题。
-
法律与社会秩序:
- 及时的法律惩罚比道德谴责更能维护社会秩序。
-
社会问题的根源:
- 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坏人做坏事未受到惩罚,而非道德水平。
-
社会进步的标志:
- 一个社会如果坏人做坏事能及时受到惩罚,社会将越来越好。
二十八,人的傲慢对科学创新的危害总是被人低估
-
科学界傲慢的问题:
- 作者认为科学界对其外星人超前科技理论的忽视主要是由于主流科学界的傲慢。
-
社会环境的影响:
- 社会环境缺乏科学土壤,对重大科学发现漠不关心,导致科学创新不受重视。
-
阴谋论的反驳:
- 作者认为利益集团阻碍科技发展是一种阴谋论,历史上没有著名科学家因利益集团而遭暗杀。
-
科技发展与资本家:
- 资本家是科技发展的推动者,他们通过投资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诞生和发展。
-
技术进步的必要性:
- 技术进步对资本家来说意味着利益,因此他们愿意拥抱新技术以保持竞争力。
-
资本家对新技术的态度:
- 资本家通常会购买新技术以备未来转型,不转型则可能面临死亡。
-
科技发展的历史教训:
- 历史上,许多公司因未能适应新技术而衰败,如柯达胶卷和日本数码相机厂商。
-
社会对科学的普遍态度:
- 社会普遍存在对利益集团阻碍科技发展的错误认识,这实际上是对自身愚昧落后思想的掩饰。
-
科技发展的传播障碍:
- 人的傲慢是新科学技术传播的最大障碍。
-
科技发展的推动力:
- 科技发展往往需要外部压力,如战争,来促进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
-
对基础科学的忽视:
- 中国社会倾向于重视技术而轻视基础科学和科学思想,这种短视将导致未来的损失。
-
和平年代的科学尊重问题:
- 和平年代人们可能变得不再尊重科学,变得傲慢自大,这在社会中表现为对基础科学研究者的嘲笑和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