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惊蛰,昨日春雷,又听到乌龟的叹气。
这声音从气管吹出,很轻微,提醒着一个生命的存在。
孩子几岁的时候,买回两只小龟。一只不久就死了,大人偷偷地丢了去。小孩问起就说跑掉了,免得孩子伤心。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在这期间还养过一些小动物。有蚕宝宝,小鸡,小鸭,鹌鹑,还有鹦鹉。印像深的是小鸭和鹌鹑。那对小鸭是某年暑假前养的,刚进家门时,像两个黄色的绒球,煞是可爱。暑假开车回老家,孩子执意要将其带在身边,小鸭跟着跑了次桂柳高速。回来的路上,车子在柳东新区抛锚。在等抢收的间隙,把小鸭放进路旁的沟里。小鸭在水里游,小孩在岸边笑,这情景至今难忘。现在想来,这应是这对鸭子一生中最为快乐的时光了。转眼寒假到了,其中一只离去,另一只小鸭长成了中鸭,毛色变成深色,翅膀长出稀拉的羽毛来,面目愈发的可憎,远没了小时的绒球似的可爱,连孩子都不肯将其带在身边。于是给它俩准备了丰盛的食物,把厕所门关上,回老家过年去。回来发现鸭子僵死在厕所里,身边依然是年前摆放着的丰盛的食物。
那一对鹌鹑的故事大同小异。养大了,孩子不给杀来吃。暑假了,没人照看它俩。吸取养鸭的教训,大人提出放生,小孩最终同意。选择放生的地点是龙潭公园。来到公园,捧着盒子一路找地方,最后选定美女照镜前的那片林子。那天本是阴天,树林中更显阴暗。把两只鹌鹑放出来,它们并没有欢快地跑开去,反而有些不知所措,满眼的恐慌。赶了许久,它们才消失在灌木丛中。孩子的心似乎放下了,但大人知道,没有生存能力的两只鹌鹑已走向生命尽头。
在所有养过的小动物中,这只乌龟活得最久。孩子从幼儿园进了高中,乌龟背上的花纹也长开了。去年暑假在家看护老人,细君专门电话告知,我们家的乌龟下蛋了。难怪前段时间它特不老实安分,攒够力气就在桶壁上爬,原来是想找个安全的地方产卵。有几次因桶里水多,它竟借助浮力爬了出去。第一次找它许久,最后在厨柜下方找到。后面几次不见了,一家人一点也不用着急,因为总可在它先前躲的地方找到。后来它没了办法,只好把卵产在桶里。结果可想而知,那蛋被自己压的稀烂。其实它也知道,这没通过受精产的卵孵化不出孩子的。
从慢长寒冬中醒来,现在它想得最多的应该是如何逃出去,找个公龟传递生命。但谁知道呢?它或许经过十几年的历练,已安时处顺,哀乐不能入其中了。不然,它怎能在一个狭小的桶底生活这么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龟与龙、凤、麟并为四灵,且智且寿。将其安在名中,可得神佑;将其养在家中,如意吉祥。多次将之放生的善念都被私心压下去了。但道法自然,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应有的轨迹。改天还是把它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