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阡陌悠悠
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错位不由己,错爱不由人。
南唐后主,一代词帝李煜,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填词的成就最高。就是这样一个长相俊美,潇洒倜傥,权高位重的极品男子,却一生风雨飘摇,最终成为了亡国昏君。
有野史载:宋太祖提及后主,曾笑谈,“若以作词功夫治理国家,岂为吾所俘也。”
这位“不务正业”的君王,正因为经历了亡国家恨,将身心投入到文学之中,才有了传颂千古的诗词名句。他可谓是:成也才华,败也才华。
- 01 -
自幼,李煜长于妇人之手,性情柔弱;双鱼座,双面矛盾性格;热爱写作、音乐,十足的文艺小文青一个。身为家中老六,他上位的几率极小。
帝王家,为争夺皇位,兄弟就是仇人。李煜为防哥哥们算计,陷入争皇位漩涡中,他干脆不学习治国的学问,将心思全放在文学、佛学、“泡妞”上。
李煜不爱江山,只爱诗词,可他偏生着一张帝王脸,“广额丰颊,骈齿,一目重瞳子”。李煜那五个大哥,都命薄,陆续英年早逝。
李璟死后,金陵城中,新主代旧皇。此时的李煜,在阑珊梦中一晌贪欢。
生在帝王家,却无帝王心。最悲哀的是,他承不住一国之君的责任和担当,却贪恋万人之上的奢荣和声色。
在强势的北宋面前,李煜只能称臣纳贡来保全自己。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唐被北宋灭掉,李煜也成为俘虏押往汴京,在痛苦愁绪中,他写下“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又过几年,赵匡胤驾崩。大宋王朝由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掌权,彼时,李煜的好日子真正到了头。
早被赵光义盯上的小周后,被三番五次接入他的宫闱,蹂躏践踏。爱妻被霸占,软弱的李煜却无能为力,只能填词,排遣痛苦。
想念小周后,便随手拈笔,写下一首《喜迁莺》: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倚。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莺啼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如果李煜没有生在帝王家,那么他也不会有诗词方面的成就。如果他没有经历国破家亡,他也不会才思泉涌,写下千古传诵的名篇《虞美人》。
李煜为词而生,为词而死。因为毫不掩饰地写下“一江春水向东流”,让赵光义认为李煜是“人还在心不死”,想复辟变天,于是赐李煜“牵机药”自毙。
- 02 -
自古文人与美人,有着不解之缘。对李煜一生影响最大的还有他的爱情。
这位才华横溢的后主一生爱过两个女人,大周后和小周后,原配妻子和小姨子。
因为与两位周后的爱情,李煜为后世留给了不少香艳、柔情、悲哀的词,尤其是对大周后的感情。所以说,李煜文学的成功,是离不开那个被他迷恋着的女人——大周后。
大周后名蔷,字娥皇。娥皇本性天真淘气、活泼可爱,她容貌美丽,精通音乐,犹善歌舞,通晓书史,采戏弈棋,经常随父出入宫廷。弹奏琵琶是娥皇最出众的特长。
大周后的资质佳惠,美艳多才,李煜与娥皇在新婚之夜,便一见钟情。李煜爱上这位才女,便将全部灵魂寄托在她身上,两人才华与灵魂并驾齐驱,感情也越来越深。
二人曾重订霓裳羽衣曲,此曲在唐之盛传,流传至今。大周后常弹奏后主的词调,极得后主赞美,这就是后主作词的原动力。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才子佳人,琴瑟和鸣,李煜陷入温柔乡,哪里顾得上国家兴亡。
李煜的初作《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他把迷恋周后的情感,深宫香艳的情形,全部写了出来。
据说大周后回家探亲,仅两三天,对李煜而言,却是漫漫长夜,只好赋词以消解相思。因而作《长相思》,其中名句为:
“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在词作中,李煜说“天教长少年”,是李煜衷心地希望自己和大周后能白头偕老,岁岁长圆。然而正如古诗所说“大凡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他和大周后神仙眷属一样的日子,只有短短的十年。
但是,在李煜与大周后这段完美的情缘之间,却也有一段不和谐的音调。大周后病重的时候,她的妹妹前往宫中探视。她和姐姐一样,也是个美人,此时正在豆蔻年华,娇艳可人。
李煜一见,不由得动起心来,于是两人堕入了爱河。为了避免刺激病中的大周后,他们只能偷偷的相见。李煜曾有《菩萨蛮》一词,描绘了相见的情形。
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大周后还是知道了这件事情,病情更加严重,抑郁而死。
后来,小周后嫁给了李煜,成为了皇后,陪他走过风雨飘摇的亡国之路。虽然李煜移情别恋,但内心始终最爱的是大周后。
大周后的死,令后主悲痛不已,他的词风也是在这时有了转变。从香艳旖旎,到感伤悲切,一切皆因情起。
李煜思念大周后,曾写下一首忧郁旖旎的诗歌《感怀》:
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
凭栏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
层城亡复见娇姿,佳节缠哀不自持。
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池上哭蛾眉。
大周后的才华和多情,感动了后主的词笔,后主的词笔,为中华民族留下了璀璨的文化,成就了千古词帝。
李煜的国恨情殇,让他的谱出一曲曲华美词牌,成就了他在词坛上的霸主地位。如王国维所言,“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最美好的东西,惟以最沉痛的代价来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