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考试脑科学》有感

昨天在图书馆等孩子的时候,听了樊登老师解读的新书《考试脑科学》。

以下几点感触最深:

1、合理节奏的复习可以降低我们忘记知识的速度。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我们需要及时复习,可以在几个时间点复习:

(1)第二天

(2)一周以后

(3)两周以后

(4)一个月时。

这样合理节奏的复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接下来的日子里从自己学习开始,开始刻意练习,进行[cp]听《考试脑科学》有感高效的学习和复习。



2、用输出倒逼输入。

这是最近开通公众号后一直要求自己的做到的。确实可以促进我的学习。

3,(1)早上起来适合进行计算、逻辑方面的学习。

(2)午睡前和晚上睡觉前是记忆的黄金时间。

根据这些脑科学原理,来调整学习的时间和安排,应该效果会更好。

下一步:要从“知道”到“做到”。


4、分步式学习:先确定一个小目标,然后循序渐进。

里面讲得小狗学习的那段让我很受启发。详细讲解看下图

分步,循序渐进地让小狗知道:

有图案就摁;有圆形图案再摁;到最后能区分椭圆形和圆形!

我们教小孩子也需要这样,分小步走,让孩子尝到甜头有成就感,逐渐完成目标,做得更好。

5、干劲儿来自哪?(伏隔核)

伏隔核:被称为大脑的愉悦中心,在奖赏、快乐、成瘾等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来了:只要你开始干,就能刺激伏隔核。也就是行动兴奋。不要等着兴奋来,而是要通过你的行动去获得兴奋。

看到这个话题,我马上想到了:

我平时放假时习惯容易松懈,不好坚持。每次懈怠的时候,想让自己恢复好习惯时,我就会把家里彻底收拾打扫一遍,收拾完了,看到干净整洁的家里,我就立刻充满了动机,又开始满血复活啦

工作中有需要激励自己的时候,也会收拾整理自己的办公室办公桌,

我在想这收拾整理的过程,就是开始的过程,就刺激了我的伏隔核了吧?

还有之前我说的陪孩子阅读的过程中的关键是“行动起来了”,应该也是这个道理。

樊登老师在讲书时总会说,某本书里的什么理论或者观点,解释了他平时的做法或者是解释了平时的疑惑。

真的是这样!

所以需要不断学习,来肯定正确的,纠正错误的,以求更好。

6、睡眠的重要性。

说到睡眠马上想到的是初高中的孩子们的睡眠,少的可怜。其实很影响学习的,以前我以为只影响第二天的学习状态,听了这本书我知道了:也会影响当天的学习效果。

一定要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


7、好奇心的重要性:

感兴趣的,你会记得更牢。

人受到的教育越多,好奇心就会越强。

保护好儿童的好奇心很重要。

从“知道”到“做到”,然后耐心,坚持,等待爆发的那一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