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回家,哪里都可以小桥流水青砖黛瓦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冥冥中如有定数,我没有读懂。

远远不止于一个公号推送一本书七十五个章回的每天,

两城三地的黑夜黎明,看它轮回,看它新生,看它藏匿。

看它即将飘着墨香的盛夏,

看它在立春的这天慢慢萌芽,

多少盏日月。

多少针分秒。


此刻欢喜,无与伦比。


《中国人,我们回家》即将连载完毕,

这本书除了作者,我应该见它最早、读的遍数最多。

但每每又惶恐无比,好像看过一转身就忘记全豹,只依稀了一鳞半爪。

惶恐复惶恐中,重新埋头去读,想要抓住、记牢、丰富,

这十万八千里遥不可及的每一步。


敞开了呼吸,放开了去笑。

抓石子、跳皮筋、捉迷藏,

那么蓝的蓝天、那么摇摆的孔雀尾裙子,

泥墙垒成的房子陪着刚下过雨的土腥气和深一脚浅一脚的街道,

植物自然气息的凌乱,周边的人亲切和舒适。

不用费力,听众更轻易地明白对方想要讲述的故事。

只安静地投入到喜爱的事物里,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安心。

这就是家吧?


回家不等于必须逃离北上广深,

回归土地田园的粉红蔷薇和绿色莴笋。

有人把万丈高楼里一平米的寸土必争地打造成自由的阳光,

有人把漫天雾霾下的小阳台也经营得春风得意。

Vika工作四年休假一年独自背包走过亚洲非洲20多个国家,用画笔记录风景和建筑,

陶立夏定期将旅行的意义一比一还原,打造的自在宇宙总有一点花香和树影的感觉。

这也是家。


海阔天空,我们在不同的节点和阶段,

一同长大,

一起回家。


你心酸地添了8根白发,

我貌似勇敢地拿起放下。

坚定了一点点生命的光彩,

不再频频回头,生出荒废光阴的懊悔。

努力奔跑的前线踏实,回首欣慰,

是因为,大家都找到了一条回家的路。


有人把远方向往成云淡风轻,忘记了初心的翠绿欲滴,

却忽略了脚下和身边就是唾手可得的惺惺相惜。

回家就是,现在所处之所,

做好当下,重新出发。


回家也可以是如意湖边中原书院的一盏灯光,

可以是北京大学的一节人文课堂,

可以是朗朗上口的工作战场。

远方有一座高山,

近处有一个单位,

随处都可以拼青春,写勤奋,博努力。


至今还是觉得,所有人都应该心怀远方,

在陌生的路途中记录清楚的力量。

梦想一定要找到生根的土壤和一个内心容身的地方,

无论是北上广深还是高居庙堂,

无论是小城故事还是碧玉人家,

想安静的时候,世界随时可以安静。

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不管对错,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比别人更快地学会以成年人的态度对待世界,

快速地明白残酷和温柔,冷静处理喜悦和眼泪。


你在哪里,心在哪里,

哪里就是家,

哪里就是美好的集中地。

哪里就是小桥流水青砖黛瓦。


一起,

回家。

我看到一场春天,即将怒放。

(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