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班里开家长会、亲子会,你有去参加吗?参加过几次呢?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蔚斗小学四年级的家长群炸开了锅,原来,老师发布通知,要召开新一轮的家长会,本轮家长会必须由孩子的父亲参加。

在家长会当天,四年级270余位爸爸陆续走进学校。402班的爸爸们走入教室,却发现桌上既无名牌也没有落座的指示,但每张课桌上都放着一副画风迥异的肖像画。
正当爸爸们一头雾水时,班主任吴艳霞老师揭开了谜底——班级里的每个同学都给自己的爸爸画了一副肖像,旁边还写了许多关于爸爸的印象,每位爸爸需要根据画像和文字,找到自己的位置。

10分钟后,终于,所有的爸爸成功落座。而后,并不是家长们熟悉的“老师讲,家长记”环节,而是所有的爸爸轮番上台,进行一分钟发言,发言主题也不是自己的育儿经验,而是“我是这样一个爸爸”。
“我是一个坏爸爸。每次考得不好就批评孩子,从来没检讨过自己的问题。我也曾经删除抖音、卸载游戏,可惜好景不长……”
“我想我应该是一个努力想成为好父亲的爸爸。但‘平时父慈子孝,做作业鸡飞狗跳’,这是我们家的真实写照。我家孩子上小学后做作业非常拖拉,非常考验做父母的忍耐力。”
“我是一个爱运动的爸爸,会带孩子参加一些短程的欢乐跑比赛。跑步的过程中,孩子觉得很累,想放弃,我就不断地鼓励他,哪怕是走完,也要坚持下去。最后拿到奖牌时,孩子早就忘了过程中的艰辛,收获的是喜悦和自信。”
现场,每一位爸爸都将自己的特点、故事和困扰娓娓道来。许多爸爸是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对学校的教育工作了解得不多,但也都听得很认真,从他人的发言中找到共鸣。

随后,爸爸们从抽屉中拿出了孩子们提前写好的《给爸爸的一封信》,细细阅读起来,或感动,或惭愧。在老师的倡议下,爸爸们拿起笔,给自己的孩子写起了回信,诉说着自己的不足,表达着对孩子真挚的爱。
父亲和母亲一样,同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成员,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父爱和母爱都非常重要。现在,许多家庭是‘男主外,女主内’,孩子的学习都是妈妈一手操办,缺少父亲的了解和关心。
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尔曾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学校开展‘爸爸来开家长会’活动,旨在让父亲们更多地了解孩子、关心孩子,更重要的是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孩子获得父亲的陪伴和关爱越多,孩子们的整体心理就可能越健康,也越可能在学业和社交中取得成功,所以,父爱和母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失的。

上面的家长会找座位全凭“猜”,下面这个家长会则是轻轻松松找到座位。浙江省杭州市闻涛小学召开家长会。501班的家长走进教室都一脸灿烂,因为课桌上放着一张张孩子们手绘的漂亮桌签,名字超醒目,轻轻松松找到座位。
然而,班主任留意到,家长们的表情在落座的那一刻发生了明显变化,看到了自家娃“嘱咐式”写在桌签背面的留言,感觉就是自己平时教育小孩的缩影——




个别操心的娃甚至写出了“提醒三连”:不要看手机,我用桌签看着你!不准刷抖音,更不准打电话!教室里有摄影头,就在你身后哦!



班主任表示,起初只是建议孩子有什么话想对爸妈说,可以写在桌签背面。“我的设想,是鼓励孩子趁此机会感谢一下爸爸妈妈。但孩子们可能比较腼腆,不太好意思这么写。刚好我举例时说起,开会要手机静音,所以很多孩子都写了这条。”
当然,也有不少别出心裁的孩子。比如,有贴心的、有撒娇的、有务实“求放过”的.....让家长们既感动又哭笑不得——



看到这些各式各样的桌签,更多的家长把它们带回了家,认为这些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重要作品,也是给父母很多的反思。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孩子就像一面镜子,在父母对待自己的语气、眼神、态度、行为习惯等建立自己的情感,并形成自我认知。
父母教育孩子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也会对孩子的性格、生活习惯及学习方式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我们常说“以身立范”,要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做父母的首先要做这样的人,让孩子在日常的平凡小事中感悟做人的道理。而当发现孩子身上的缺点或者遇到问题时,首先要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妥当,再以正确的、能易于被接受的方式去引导和影响孩子,让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中健康成长。
家长是过去的孩子,孩子是未来的家长。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做父母的也在不断地发现自己、修正自己,并成为更好的自己。父母最好的教育,莫过于用自己的素养、人格魅力,思想方式、对待世界的态度去感染孩子,让他们眼有星辰大海,内心有温暖的光。

T-ONE君划重点啦:




时光从来不辜负你我,
让我们透过时光机器,
写下你最想表达的瞬间吧~
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