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不同寻常”,2020年的暑期生活更是非同寻常。
我们学校全体老师在王素平老师的引领下,跟随县里的一批优秀老师一起采用视频研讨的方式,共读并分享《致教师》这本书。
在共读的日子里,我受到了精神的洗礼和心灵的净化,在思想上和观念上也有了很大转变。我充分感受到作为一名新教育教师,能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能和身边的优秀共同体对话切磋,能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在共读中不断沉淀自己、提升自己,这是多么幸福的成长!
读朱永新老师《致教师》一书,就如朱老师面对面和我们对话,娓娓到来的谆谆话语,使我心中的迷惑一下子明朗了,同时找到了教育的方向。
何其有幸,我是一名教师,我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教室! 教室就是师生创造幸福的源泉,一间教室幸福的缘由是关注教室里的每一个生命;关注每一个日子;关注每一个课程。好老师的最大成就,不仅是帮助最好的学生迅速成长,也是帮助落后的孩子得到最大的发展。在一间教室里,要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教师的主人,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班级的快乐,关注到每一个孩子,还要学会关爱老师自己,老师也是一个独特的生命,想废寝忘食之类的事,可以作为拼搏的状态,却绝不能成为常态。关注每一个日子。一个教师做好几件事容易,对待几个重要的日子容易,但是要对待每一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人的情绪有喜怒哀乐,有高涨时有低落时,但是要每天都用心去做,这是关键的,因为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并不在于那重要的几天往往在于日常的生活,因为老师抓住了每天的生活,关注了每个教室里的日子,让每一天,都值得孩子记住,他就能够创造教育的传奇,就能够拥有真正的幸福,所以要珍惜每一个平凡的日子,用心过好每一天。关注每一个课程。朱永新老师说过:完美教室是一根扁担,一头挑着革命,一头挑着课程,一条挑着生命。因为学校教育中师生生活基本是由课程连着课程实现的,如果这些课程准确的呈现出知识本身的魅力,相信那一定是激动人心,一定会让每个孩子报以期待,当每个孩子每天早晨都怀着热切的期盼走进教室,满怀喜悦的和老师一起探索发现知识的魅力,使孩子们将会觉得时间非常短暂,心灵特别充实。是、使知识与生命契合、未知与已知构建、书本与生活交融,从而让包括老师在内的教室里的每一个生命,都得到最大的张扬、最大的成长。
当然,朱老师的《致教师》书中还有许多值得我去追求的理想,我一定要努力把这些理想当做自己不懈奋斗的目标,把共同成长当做常态化的生活,把优秀老师的事迹当做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只有当教师体会到与学生在一起成长的幸福,与学校一起成长的快乐时,才会从琐碎的教学生活中发现教育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在新教育这条征途上,携手幸福一路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