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摘抄分享|| 想要在生活中游刃有余,就需适时退让

郑板桥曾说: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放眼世间,聪明人比比皆是,但机关算尽往往得不到便宜,活得糊涂反而能行稳致远。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都懂得示弱、让利、守拙。

1.强者示弱:以退为进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示弱定律”:

生活中,越是咄咄逼人者,越容易激发别人抵触心理。

懂得示弱的人,反而能以柔克刚,为自己赢得有利的局面。

俗话说:

傲慢的人总想证明自己,优秀的人喜好隐藏自身。

遇事一味争强,容易失了方寸,也输掉了格局;

而懂得退让的人,敢于放下高傲的身段,最终借力成事,直上青云。

在适当的时候认怂,审时度势,韬光养晦,既是明智之举,也不失为对自己的一种保全。

文学家李康曾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韩信能忍胯下之辱,因此封官加爵,名扬后世;

杨修不懂适时低头,终因锋芒太盛,招来杀身之祸。

人生在世,过刚则易折,过强则难久。

善于低眉,放低姿态,看似是妥协吃亏,却能赢得更进一步的机会。

2.富者让利:以舍为得

稻盛和夫曾说:

人生中的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所有一切,归根结底,要看我们能不能把自己的“利他之心”发挥出来。

利他的本质,其实就是利己,人有多少利他之心,就意味着他能拥有多大的财富。

久贫者总是守财如奴,生活抠门俭省,不舍钱财,终也走不出人生困境;

久富者懂得让利于人,因而斩获人心,拓展更多人脉,终会掌握财富密码。

俗话说,

“财散则人聚,财聚则人散。”

总想把利益攥在手里,一点都不肯让步,终会把自己的前路堵死。

学会以舍为得,让利于人,真正把他人利益放在首位的人,从来都不会吃亏。

曾国藩曾在书中写道:

“利可共而不可独,独利则败。”

追逐利益,是人的本性,只想独占而不分享,注定会招来怨恨。

凡成大事者,皆深谙以舍为得的道理,留点好处给别人,就是把长久的利益给自己。

少贪图私利,多让利于人,愿意吃亏的人,未来的财路才能越来越广阔。

3.智者守愚:以屈为伸

林语堂曾说:

“聪明达到极顶处,转而见出聪明之害,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认为自己聪慧过人,处处显摆自己的才智,炫耀自己的成就。

殊不知,外露的聪明并不是真正的智慧,太过精明的人,往往反被聪明误。

苏轼曾作词: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真正的智者,从不会将才华当作夸耀的资本,反而处处藏锋守拙。

这看似愚笨的做法,恰是历经世事的旷然,也是人情世故的通达。

懂得守愚的智慧,不被低级的聪明所左右,才能专注于积聚力量,趋向人生的高处。

老子曾说:

“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智慧深厚的人,常以谦逊的外表示人。

他们不盛气凌人,不急功近利,不夸夸其谈。

世人以为其空洞无物,殊不知这正是以愚修身的最高境界。

世间纷扰太多,不妨糊涂一些,既省去许多烦恼,人生也能更加轻松。

4.

老子曾说: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锋芒太露,锐势也难以保持长久。

任何事做的太满,都容易惹来祸端。

想要在生活中游刃有余,就需适时退让。

该低头时低头,该让利时让利,该糊涂时糊涂。

当你能够从容自若、持心自守,你就会发现,你每次退让的一步,都是在为自己铺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