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座随声携带的的避难所。”
回顾自己的阅读经历,要从2017年说起,那一年生活中经历了太多的,小女儿的出生本应是快乐的,而现实给我的当头一棒,小女儿的胆道闭锁几乎让我的世界崩塌,辗转西安上海为女儿看病,心力憔悴,当在上海给女儿做完手术后,自己才逐渐的去适应当前的生活。也是在这个时候我遇见了“朗读者”,在朗读者的群里结识了全国各地爱好读书的人。是生活的遭遇让我重拾自己的爱好,去阅读书籍,去和他人交流,正像毛姆说的“阅读是一座随声携带的的避难所。”在书的世界里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接受自己的遭遇,学会了释然。这一阶段,朗读者群里的书友们分享了许多的好书,我借助“微信阅读APP”去阅读,周国平、贾平凹、林清玄的散文,让我的内心得以平静。杨绛的《我们仨》,让我看到了杨绛的坚毅,在丈夫、女儿共同患病的那段日子里,杨先生面对先生女儿的离世,却不失一种气度,优雅的走完一生。
“书或许不能解决眼下的难题,但它会给你冲破困难的力量”
面对当下的语文教学,总感觉有一种“鸡肋”的感觉。从教十来年,从农村小学到镇中学,参加进城考试进入现在任教的中学,语文教学让我越来越无所适从。一直在思考,怎样的课堂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怎样让学生可以在语文课上可以有收获?如何让学生爱上读书?……,一系列的问题是我思考的,但是当下的课堂不是我喜欢的,感觉好多年自己的课堂改变不大。但我依然坚信学习是必由之路。王君老师的《更美语文课》,让我看到了青春语文的魅力,也为当下的语文教学给出了一定的思路。余映潮的《致语文教师》,让我知道了老师必须修炼的四项基本功,分别是:练好研读教材的基本功;练好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手法的基本功;练好作文指导教学的基本功;练好科学地指导学生复习应考的基本功。徐飞老师的《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让我坚定了要“做一个气象万千的读书人”。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让我明白,真正地学习生活要从读书开始,用阅读照亮自己前行的路,用阅读点亮学生成长的灯。黄厚江老师的《作文课的味道》,是一本讲黄老师如何上作文课的书,里面有黄老师上课实录,也有其他著名老师的点评,从黄老师的课上我发现了以下几点:1.黄老师可以把生活中的小事引入作文教学,而且让孩子做到有话说,并且设计层层深入,每一步的设计都独具匠心;2.作文课教学不单单是抛给学生一些方法,而是让作文课变为一个写的过程;3.写作要唤醒学生的体验,要唤醒学生敏锐的生活感悟,唤醒学生内在的写作体验,唤醒学生的非写作状态下的写作意识。黄老师的书还有三分之一没有读完,对于这样的书,要边读边琢磨,而且讲书中内容与教学实际相结合,融会贯通,这样才真正的把书读活了。
当下迫切阅读的还有育儿类,这类书读的很慢,而且在读的过程中自己也在反思自己,并且在日常与孩子的沟通上及时的觉察,并适时的调整。目前读完了《好父母的说话之道》,这本书值得去读和学习的地方,当我们学会了尊重,那么我们的孩子才会做真正的自己,我们也一样,无论怎样,我们首先是自己,然后才是其他的角色,因为这样你才会发现,成为自己是多么的重要。《父母的觉醒》一书中,作者一再的强调父母要放下自己的自负,自己的自负是教养子女的大敌。“当父母带着一种清醒的觉察眼光来看待自身以及最亲爱的孩子时,就能发现生命本身具备的美好而独特的力量,也就能用尊重、支持、欣赏的态度来对待自己与孩子,进而创造出相互支持而又各自独立的美景。”父母接纳孩子的能力和接纳自己是一样的,我们要像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一样,接纳孩子,注重当下的状态。就像之前听过的一个说法“父母是唯一一个不用持证就上岗的职业”,面对当下的生活,作为父母该有一种学习意识,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去教养孩子,不要让原生家庭之悲代代延续。樊登老师的《读懂孩子的心》为我理解孩子,理解学生指明了方向。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让我明白了学生和孩子身上的所反映出的问题,学会了用不同的眼光看问题。
蒋勋老师的《蒋勋说宋词》《蒋勋说红楼梦》,让我开拓了视野,学会了从不一样的角度思考作家作品。夏昆老师的《在唐诗中孤独漫步》让我得以唐代作家在不同的境遇里的选择。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里不同的视角,对于词的发展和演变给出了清晰的脉络,不同的作家风格不同。
“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在读书的日子里,因为有相伴,所以读书多了许多的可能。火柴公益让我看到小火柴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支持乡村偏远地区教育,它提供图书,为我的学生阅读打开了更多的思路,学生们在这三年里享受着小火柴的光和热。担当者行动阅读让我看到了更多的人在为阅读努力着,他们的故事感动着我,鞭策着我不断的去学习。樊登读书APP成为我回家路上的伙伴,耳边的讲书更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精彩。现在九年级的毕业生,是我完整的带出去的一届学生,虽然他们有很多的不足,但是三年里仍有好多同学坚持阅读,用阅读为自己丰盈着自己内心,读书会上他们的侃侃而谈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学生的读书分享我会做成美篇,记录他们的成长。读书的点滴记录,“简书”中保留了我的读书经历,那里有笔记,有感想。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阅读,而且终身阅读,涉及多方面的阅读。我自己正在这条路上走着,虽然还没有任何成就,但是我希望用自己的言行去引领学生做一个爱阅读的人,所以我会抽出时间组织阅读,做阅读分享,为他们做美篇,记录他们的成长。我也希望我的孩子有这样的老师,不只是为应试而读书,更应该为人生而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