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的美人@川北凉粉!
01
要说起家乡的美食,排名第一的当数大名鼎鼎的火锅了,还有霸占各大街小巷的酸辣粉。其他的特色美食也能如数家珍: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灯影牛肉、泡椒凤爪、夫妻肺片、麻婆豆腐……
但,川北凉粉才是我的真爱!
川北凉粉是采用饱满的豌豆去壳,用水浸泡后,磨成细浆,然后过滤去渣,沉淀脱水,制成豆粉;再经加热搅拌成糊状,最后装入盆中定型;冷却后将盆倒扣,凉粉哧溜一下就滑出来了。
看,透而不明,白璧无瑕,好像看到一位美人,总让人想起肤若凝脂这个词。
摸,Q弹爽滑,温润如玉,犹如牵着美人的手,心里痒痒的、酥酥的。
切,纯洁晶莹,表里如一,360度无死角地展现出冰肌玉骨之美。可切成细丝,一缕一缕,柔情似水;可切成方条,有棱有角,添了几分英气。
尝,为了最终的完美呈现,切失败的艺术品必须舍弃,而我总是等不及调好料便偷偷吃下去。有股淡淡的甘甜,恰似初吻的味道。
调,川北凉粉最能唤醒味蕾的精髓便是它的调料了。四川红油、郫县豆瓣,那是必须,然后是豆酱、姜、蒜、酱油、香油、盐、醋、花椒面、味精、糖……随你喜欢着来,最后撒上葱花。
02
川北凉粉起源于四川省南充市,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我家乡最具本土特色的小吃,并成功申报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已经发展成了工厂流水线制作,冷冻后可远销各地。
而在我童年的时候都是由人挑着担子,走乡串户地叫卖。一头一个小筐,两边的筐下层都放着装满凉粉的大盆。而上层则不同,一边是各种各样的调料碟,一边是大约10来个小碗。我儿时的邻居张婶就是以卖她手工制作的凉粉养家糊口。
在那个喝粥的贫穷年代,一碗香辣的凉粉就是一顿美味大餐。每当叫卖声在村头响起,大人小孩便循声而来。你一碗我一碗,吃得不亦乐乎!张婶也不慌不忙,这个要多点辣椒,那个要多点葱,这个还要再加点醋……
等大家都心满意足了,她就收拾好碗筷到水井边洗刷干净,又挑着担子赶赴下一个村庄。叫卖声在川北荒芜的丘陵里回荡:“凉粉来嘞!又香又辣的凉粉来嘞!”
记得有一次,我得了重感冒,正躺在床上养病。张婶卖完凉粉回来了,给我带来了一小碗,本来没有胃口的我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妈妈坚持要给钱,张婶死活不要:“这就是卖剩下的,不值几个钱。娃儿病了,我多放了辣椒,赶紧让她吃了,再捂一身汗,明天就好了!”然后放下碗就跑回隔壁的家。
不知真是凉粉比感冒药更有效,还是时机刚刚好。反正第二天我就活蹦乱跳去上学了。那碗凉粉的味道我至今记忆犹新,念念不忘,就好比朱元璋寻找的那碗“翡翠白玉汤”。
03
每个家乡的特色小吃都有一个共同点,离开家乡那方水土便没了那个味道。所以我也跟朱元璋一样,总想找到那碗“翡翠白玉汤”。
怀孕的前三个月,度日如年,食不知味。婆婆知道我还吃不惯湖南菜,变着法子给我换口味,看着很好吃,但放进嘴里又如同嚼蜡。
妈妈也着急,在电话里问我想吃什么,我脱口而出两个字:“凉粉!”真的,我那个时候做梦都想再吃一碗又香又辣的川北凉粉。
过几天就收到了妈妈寄来的豌豆粉,我凭着记忆依葫芦画瓢,但做出来的味道怎么都不对。妈妈好霸气,专程带着她熬制的红油坐着飞机来看我。那滑嫩细腻、香辣无比的味道通过味觉刺激到了我的泪腺,眼泪扑簌簌地掉碗里。
川北凉粉就是这样的一位“美人”。
观其形,五彩缤纷,白的凉粉,红的辣椒,绿的香葱;
品其味,五味杂陈,酸是思念,辣是热爱,甜是回忆。
家乡味,儿时味,妈妈味,任凭时光流转,冰肌玉骨爱作心,岁月从不败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