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下,“厉害的人遇到问题时的思维模式与普通人之间差别在哪?”这个问题严格来说不是一个好问题。
就好像你问别人“我应该如何赚大钱”一样,问完后各行各业的人都来给你回答,这些回答五花八门,很难找到适合你的可落实方案!
但是,
· 如果你问“我应该如何在电商行业赚大钱”,马云等电商界的人物会给你讲电商行业目前行业趋势和商业模式等等…
· 如果你问“我如何开发一款像《王者荣耀》这么赚钱的游戏”,马化腾等氪金大佬就会来给你讲解这类游戏的生命周期为什么这么强,以及它是如何吸引玩家购买道具和皮肤的...
· 如果你问“我如何成为一个有名气的当代艺术家”,毕加索等艺术家就会给你讲现在比较前卫的艺术作品创作技法是什么…
以上列举的人物在各自领域都很厉害。
但是,当他们去到其他领域未必厉害,也就是说你想套用毕加索创作作品的思维模式去做电商?听起来就很滑稽,不是吗???
不过这并不代表通往成功的道路无迹可寻,下面我想通过心理、环境、时间等维度去探索一下如何做一件比较厉害的事。
以下的案例非常适合学生党、家长还有创业者读一读!
一、动机和目标
我认识一个朋友小李,他学生时候的成绩一般,初三那时候因为叛逆情绪而辍学,隔了两年后在他一个朋友的帮助下,重新回到当地一所比较差的艺术类学校直接从高一开始复读,后来居然考上了重点本科!
他回忆说,辍学那两年在家呆过,也在外面打过工,感觉没有文化很可怕,只能从事一些低级的工作,一眼就能看到未来。
体验过社会的人情冷暖,重新回到学校后,他非常珍惜这种失而复得的感觉。由于没有经历过中考,小李一开始也只是踏踏实实地学习,没有任何具体的方向和目标,除了他家人给他设立的一个最低要求——至少考上二本,如果考不上就乖乖回家帮忙打理生意。
直到高二第一个学期末(1月份美术统考后),情况发生了一点转折,小李得知一个比较熟的师兄的专业分数过了一本线的消息后,开始做起了白日梦:我能不能也考到这个分数?他非常希望能够像那个师兄一样考到这个分数,被别人羡慕,更重要的是不用回家“继承家业”了。
于是小李也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专业和文化都要过重点本科线,他说那时候真的无比自信,经常躺在床上幻想着这个美好的未来(事实上他当时的水平离这个目标还挺远的)。
二、问题
目标和方向都有了。
但是,事实上除了英语,小李没有任何科目的分数是拿得出手的,像物理这些科目的分数,甚至比某些逃课的学生的分数还低。换句话说,如果按照他当时的成绩水平,要能考上重点线,那么班里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能上。
还好小李是个乐观的人,这点很重要!他跟我强调过几次,他当时的心态很乐观很自信,具体什么原因让他这么自信咱也不知道啊。
想要让白日梦成真,小李面前摆着不少难题:
1 要考上重点本科线,按照往年的分数来参考,专业分大概需要240以上,文化分要接近400分
2 从小就几乎没怎么画过画,面对班里那些有美术基础的大神,心理压力不小,在大课堂上根本不好意思动笔
3 每次画色彩都感觉自信心备受打击,家里还穷,买颜料又需要不少钱
4 除了英语比较好一点,其他科目太烂了,怎么分配时间来学习才能拿到400分呢
5 数学很多题完全不会做,老师讲的根本也听不懂,还要不要听
6 当时学校处于衰落的状态,学生不想学,老师没信心
。。。
很多负面问题摆在小李面前,要不是乐观,或许他早就放弃了...
三、方法
小李那时候算是个比较内向的人,爱独来独往,这恰好给了他很多独立思考的时间。
保持着良好的自学习惯,然后经过无数次反省、分析问题后,脑袋并不笨的小李发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根据自身条件提出了一些想法和规划。
· 文化科
他跟我分析了一个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想过的问题,就是学习(投入)和分数(产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打个比方,一个学生智力水平一般,记完1000个单词,可以轻松考80分,但是当他要考100分的时候,可能就需要记3000个单词了。问题是他记3000个单词需要的时间至少是记1000个单词的三倍,却不一定能得到3倍的收益。
再比如百米赛跑,普通人通过一定的时间(比如1年)可以轻松从14秒提高到12秒,但是当他们想从12秒提高到11秒,可能至少需要两年以上或者更长时间,甚至永远都达不到这个水平。
简单来说就是,普通人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轻松到达某一个高度,但是想继续往上再爬高一点的时候,需要付出N倍的努力才行。因此,要挑战这个高一点点的结果,不但需要付出N倍的时间,还需要别的东西来支撑,比如动机、毅力和兴趣。
所以,小李这样分解他的文化科拿分目标(400分):
1 英语。最喜欢的科目,有信心,定为100分。作为一个需要挑战的科目, 小李差不多每天都会花时间学,单词、语法、听力、课外资料。
2 语文。能力次之,定为80分。 重在长期记忆和积累。
3 数学。较差,有风险,定为70分。 由于定的分数较低,缓解了压力,在学习时候把所有课本的公式记牢,做完公式后面的例题就好了。由于这个不需要长期积累,平时很少学。
4 文综。150分。看了一遍,画出重点,高考前复习重点就行了。
#小总结:千万不能偏科,因为达到一个平均线简直不要太容易。
· 专业科
美术统考需要考三科:色彩、素描和速写。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 240分:
1 素描:三科中最好的,不容易失手的,也是最有信心,定了85分。因为素描需要长期积累的,一些知识点需要去深入去理解,而且素描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其他两科,因此他决定在素描上投入比较多的时间。
2 色彩:不喜欢,天赋不足,定了75分。定了一个较低分,缓解了很多压力,不会花费太多时间练习,有时会看视频教学。
3 速写:一般般,不好不坏。 定了80分。更加重要的是,他偶然一次听到师兄说,可以在考前背几个动态,然后去默写,练到滚瓜烂熟就行了。所以小李在高二的时候只是练手感,直到联考前一两个月才疯狂去默写几个动态。
· 其他
目标明确,定了学习计划,到了执行阶段,他发现还有不少问题摆在眼前。
比如,在数学课上,老师讲的一些大题他根本听不懂。那些题的难度就跟上面说的一样,在他定制的分数目标要求的范围之外了,学大题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件高投入并且收益小的事情。
于是他的做法就是不听课,然后按照自己的计划学。说到这里,小李特别想说的一个点,就是没有目标的行动是多么可怕和浪费时间。很多同学没有目标,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每天跟着老师的脚步走。事实上,一个班几十上百人,老师根本不知道每个学生缺什么,不缺什么——永远记住,老师只是充当辅助的角色,学生才是主角。
四、心态
小李一直跟我强调一件事:心态真的是一个及其宝贵的东西——自信,认定目标后,哪怕有人阻挠你也会一往无前。
1、接着上面那个问题说,课堂不太适合他怎么办?
那他就在数学课自己学自己的,或者数学课学英语,这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个装13 的行为,但是小李并没有因此改变,他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这样做,虽然不一定是最好的路,但却是最适合他的路。
2、他有时候上语文课学英语,有时候旷课,导致班主任在高三第一学期开学的时候不让小李报名。
后来他家人过来才摆平这件事,这件事也没有给他造成太多困扰,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执行计划。
3、复读时的成绩水平和目标相差太远,压力大。
定制目标太大容易让人失去信心,所以小李说他的做法就是尽量不要参加平时的考试,因为对于当时的他来说,保持自信比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更加重要!
4、因为学校宿舍太乱,晚上又断电,为了增加学习时间,小李搬到外面的出租屋一个人住,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常常相伴。
孤独这个东西,普通人确实难以抵抗,不过他说有目标支撑着,慢慢也就习惯了,这种孤独给他带来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5、由于学校处于没落期,他那一届只有两个班,每个班五六十人左右,教学环境和条件非常差,中途还有几个同学退学,大家的心态多少受影响。其他没有退学的同学,有的也自暴自弃了。
但是这似乎都没有对他有什么影响,因为关注点不在这些和目标不相干的事情上。。
其实,在那几年里还发生了很多事情,压力只有他自己知道。
为什么会不断地说到心态、抗压这些问题呢?
因为当我们要做一件超乎我们能力之外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一个点两个点,而是很多个面,作为执行者,如果没有最初的动机和良好的心态作为支撑,当你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是非常容易放弃的。
对小李来说,辍学的经历、那个想要受人崇拜的“白日梦”、对美好的向往,让他获得了满满的能量,当然前提是你对你整个计划信心十足。
结果
美术统考成绩总分:245分!(年级最高分为247分)
速写好像是89,素描 80,色彩76
文化成绩:总分391!
英语 91
语文90
数学64
文综146
(以上分数可能和实际分数存在几分的误差)
这一届只有小李一个人在专业分和文化分同时通过重点本科线!
我觉得最不可思议的是,论绘画水平,班里比小李画的好的人不少。文化上,除了英语最高,其他学科的分数比小李好的同学也有大把。如果这是一场战役,那么小李明显是打了一场以弱制强的胜仗。
另外,摆大学酒那天通过一点小手段请到了新校长和几个老师到他家做客,这或许对于极大多数学生来说,也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滚雪球)
在整个事件中,没有人告诉小李怎么做,也不存在套用什么样的思维,起最大作用的可能是最初的那个——动机!所以后来跟别人分享这件事,他们说小李挺牛的,他回答这只是 运气!(为什么是运气?比如没有认识那位师兄呢?!)
对了,顺便说一下,上面例子中的小李其实是我本人...
总结:
“普通人”想着套用别人的思维模式,“厉害的人”想着怎么找到合理的目标和关键问题。做任何事情都会面临时间、精力、压力、金钱等等限制条件的,衡量好这些因素的比重,根据自身条件去做一个计划就是最好的思维模式。(永远记住:你面临的问题和别人的不一样)
上面说的四点它们环环相扣,互相对彼此起着作用:
动机(强烈的动机和目标能带来非常大的能量。比如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一年要挣多少个亿)
问题(千万不要做局外人,要亲身到目标环境中去才能发现问题,比如各个学科分数上的“投入和产出的非线性关系”)
方法(长期的独立思考、深入了解问题、打开信息来源,可以让你找到正确的方法,比如速写拿分方法,如何分解任务等等)
心态(好的心态源于动机的强度,好的心态让你充满乐观和自信,同时还要懂得自我催眠和激励)
有时候,当你真正看透一件事和里面的问题,其实不要做太多,就能获得很好的结果。大脑一定不要比身体懒!(严格来说,我是从高二下学期才看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