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入门修行前,我对知行合一的理解跟大家是相同且错误的。就是认为,我知道了个什么东西,然后去实践它,就是知行合一。
实际上,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识的知,是真知的知。只要有真知,自然有其行。如无行,则必乏对应的真知。
功夫,其实不是在肉身的动作是行,而是在心体上的变动,从而使其物质层次转变,组态充盈,有了对应知行合一的物质基础——真知,才是行。
好比,为了让电影片子干干净净,不是去刷墙,而是电影胶片上的污点去掉才是行。无污自然是干净的行。
如《传习录》有言,不可谓“未发之中”常人俱有。盖体用一源,有是体即有是用,有“未发之中”,即有“发而皆中节之和”,今人也能有“发而皆中节之和”,须知是他“未发之中”亦未能全得。
这个“体”和“用”的指向跟“知”和“行”的指向是一致的。
当人不懂不理解的时候,会想要用各种各样的语言去类比,用各种逻辑和想象去描述。而当人心明,对此有真知的时候,其实说千道万就知道都在说一个东西。
这个就是修心。真正意义上的修心。
《传习录》中,先生曰:“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心之发也,遇父便谓之孝,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性而已。犹一人而已,对父谓之子,对子谓之父,自此以往,至于无穷,只一人而已。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无穷的话都在说一个道理,心体,天理。那个根本层面的无限趋向整个心体为天理,也即心为天心。
然而,在实际操作层面,对于现在很多人来说,心学的下手处是茫然的。
此有因。
《传习录》有一段如是说,“为学须有本原, 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就是这个“本原”处,这个就是一个人心自带的天生的心之明暗程度,物质层次高低的问题。大者自然而然明,心中有度,有规有矩,为则只需体心之动。对于圣人来说,他就是这样的。
说来说去,为什么后学人不懂呢?因为后学人本原与圣人不同,起点不同,所以格外费劲。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说了也不明白。
而对于当代普罗大众来说,不要说圣人之心自明,绝大多数人心是灭的,昏暗的,高度发达的智识教育和习惯性思维思考模式不仅让心不明,很多人都已经无真心可鉴,大部分用的是脑思维。靠讲,靠说,靠读书,以为这种知识量的获取就是求真之路,恍然不知这条路是越走越繁,形式百变无穷无尽,最后落入一个空假。而真是越走越简,于无穷形式中不断走向一个提纲挈领处,无数提纲挈领处的提纲挈领处。。。
本原之变,才是所有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