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庄酷出于偶然,听闻他是一位游走于清华及北大,坚持销售其本人著书的自由作家。通过朋友发的网上链接看了关于他生活的纪实性视频,视频中他的身形瘦小,每天拖着装满了他著作的箱子,清晨就赶到北大门口去签名售书。北大门口人头攒动、慕名而来的游客、进进出出的师生,永远是一幅川流不息的景象。而庄酷默不作声地摊开他的作品,静守着凝聚他的心血与才华的书藉,期待的目光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们。当有人停下脚步翻阅,我看到庄酷的眼中分明透着希翼与喜悦;当有人欣然买下他的作品,他站起身拿起笔很认真在扉页刷刷签下他的大名,字体刚劲有力,透着满满的自豪。更多的时候,他被那些奔着北大这座名满天下的高等学府而去的人们,所忽略的一个有些落寞的身影。视频记载的似乎是深秋的北京,寒意乍起时,秋风舞动着落叶飘落在书的封面上。庄酷在寒风中啃上几口干粮,坚守着他的战场,从晨曦等候到日暮,然后拖着剩余的书藉收工回家,似乎是一个自由作家的普通日常。同样签名售书,与常见知名作家所受到的众星拱月的声势相比,庄酷这厢却掌声寥寥,几近无人喝彩。
出于好奇,通过海狮子读书会群主引荐加了他的微信,向他订阅了3本书想领略他的文采。在等候书藉的时光,也会悄悄看看他的朋友圈:还是那一方天地,只不过人间四月天,他的书藉在郁郁葱葱的大树下一溜排开,似乎也沾然了春意盎然的蓬勃。书藉上方簇簇粉粉的桃花、一抹赤黄的迎春花,似乎都昭告着他的书正迎来受众增长的良辰美景。可能我中性化的名字,庄酷微信中称我为“民哥”,我也当仁不让。与瘦弱斯文的他相比,我的风风火火似乎更有着汉子的直率。书收到了,作为专业作家,庄酷的文笔确实流畅、随性自在,有着新古典主义文学的清晰脉落。作为他的“民哥”,我还是觉得别人给他冠以“残疾作家,签名售书”这个招牌实在不雅,酷哥大可漠然置之。虽然因先天疾病,他的手脚及口齿有些不利落,但是写作更多是源自内心的真情流露,而手与嘴只是辅助表达的工具之一。
《My Left foot》是我喜爱的爱尔兰作家Christy Brown自传体小说,他生来全身瘫痪,唯有左脚是健全的。他用左脚学会了所有的生存技能,还用左脚学会了熟练打字、唯美绘画,甚至用左脚编织了花环去追求他心仪的姑娘。他的身体并没能禁锢住他奔腾不息的灵魂,在妻子的协助下,他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学巨匠,也品味着生活的甘美。我想酷哥比Brown拥有更健全与自由移动的身体,理应有更多的岁月去海阔天空,去得到更高的成就与期待的幸福。祝愿他能慢慢走出未名湖畔,因为那一方天地过于狭隘,实在难以承载他今生全部的青春与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