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31

襄阳是湖北西北部的一座历史古城,在襄阳城南约两公里处,有一块晋代石碑,名为“堕泪碑”。这座石碑建立于海拔高度大约100米,相对高度不足35米的小山包(岘首山)上,石碑上也只刻着48个小字,非常的不起眼。


然而,在这座石碑诞生之后的数千年里,无数到此游览的文人雅士读罢碑文后,都会纷纷伤感落泪,甚至连孟浩然、李白、杜甫、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也不能幸免。总之,越是才华出众的人,在这块石碑面前就越是伤感,请难自控。

图片发自简书App

襄阳本土名仕孟浩然,在他的《与诸子登岘山》中,就曾这样说: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这首诗写自孟浩然仕途坎坷的下半生,而孟浩然的上半生则一直居住在距离堕泪碑以南约1公里的涧南园,他曾在这里寒窗苦读数十载,无冬无夏,终成一代大师。然而,孟浩然虽然才华横溢,学富五车,但他的仕途却不那么顺利。在一次低落的返乡归隐期间,孟浩然登山凭吊堕泪碑,忽觉泪如雨下,即兴而书,作出了这首大家熟知的名句-与诸子登岘山。

图片发自简书App

相比于孟浩然,李白则显得更为夸张,他直接不敢去。李白先在诗中说:“岘山临汉水,水绿沙如雪。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然后他又说“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山公欲上马,笑杀襄阳儿。”为何会这样?他害怕自己醉酒之后在堕泪碑前伤感落泪被众人看见罢了。


而在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曾写下“吴兴胜襄阳,万瓦浮青冥。我非羊叔子,愧此岘山亭。”的感慨,并深刻地审视了一番自己。


除孟浩然、苏轼、李白之外,还有杜甫、白居易、范仲淹、欧阳修等等都曾被堕泪碑带入极度的伤感和感慨之中。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说到这里,许多人不禁要问了:这究竟是一块怎样的石碑?它和它的主人又拥有怎样的故事?以至于后世几百年、几千年的时间都没能将它所散发的光辉湮灭。对此,许多人不懂,甚至大多数襄阳人都很疑惑。


他们只知道,襄阳有一块能让人落泪的石碑,经常能在相关的资料上看到,但至于为什么落泪,那就不清楚了。


事实上,堕泪碑使人落泪的根本原因,并非来自石碑本身,也并非来自石碑所在的山峰本身,而是石碑上的字,以及山峰、石碑背后的故事。如果你能理解碑文的含义,读懂石碑的来历,那么很有可能你也会落泪。

在后三国时期,司马氏篡魏立晋,天下趋于统一,唯独江东孙吴尚未臣服,于是司马炎任命羊祜为荆州都督,坐镇襄阳,伺机伐吴。


羊祜来到襄阳后,有感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楚,他认为吞吴的时机并未成熟,过早交战只会让双方两败俱伤 ,到头来受伤害最大的还是百姓。并且,东吴还有一个智谋超群的陆抗,这个人的存在,进一步增加了伐吴的难度。


因此,羊祜在襄阳当地(北荆州的治所)屯田兴学,缮甲训卒,使得襄阳地区获得前所未有的和平稳定期,人民安居乐业,军队兵强马壮。并在长期的生产发展当中,与东吴大将陆抗相互交流,其二人亦敌亦友的君子交,一度在民间被传为美谈。(而在三国时期漫长的荆州争夺战当中,三方势力水火不容,荆州地区战火四起,民不聊生。)

图片发自简书App

羊祜是一个德操极高的人,他渴望立功,但又不忍双方将士和百姓受苦,所以一直隐忍,等到必将衰落的东吴倒下。


在坐镇襄阳期间,羊祜也不乏“战与和”的矛盾心理,他曾无数次登上位于襄阳城南2公里的岘首山,置酒吟咏,眺望汉江下游的云梦大泽,终日不觉。因为那个方向,是他收复吴国,统一天下的梦想之地。在这反复的心理拉锯战之中,有一次,羊祜与众人再登岘山,十分感慨地对同游人员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年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山也。”

这座山峰已经存在了亿万年,在此之前登临山顶的先贤古圣多如牛毛,但最终,他们那显赫的身份和名声都被时间淹没,无处追寻,令人悲伤(是非成败转头空)。但即使是这样我也不会放弃,如果人死后还有感知的话,我想我的魂魄仍会登临这座山,继续眺望我的理想。


公元274年,东吴陆抗病逝,羊祜认为理想的时机已到,便上表请求伐吴,但却遭到了拒绝。公元278年,羊祜重病,回到故乡洛阳,并在同年10月去世,抱憾而终。临终前,羊祜推举杜预接替自己的位置,后者在灭吴之后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同时跻身文庙和武庙的人。

羊祜死后,襄阳人民纷纷伤感垂泪,并将举行了一系列大规模吊唁活动,晋武帝更是仰天大恸,甚至眼泪都在脸上结成了冰,就连对面的孙吴将士也不由得泪流满面。由此,羊祜超凡的人格魅力便可见一斑。

为了表示对羊祜的纪念,襄阳人民在他经常游玩的岘首山修建功德祠,建立功德碑,取名为羊公碑,上书:“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年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山也。”后来因为每年来此凭吊的人都会想起羊祜壮志不能筹的遗憾,并深深的感慨,情不自禁的落泪,久而久之,“堕泪碑”的名号便取代了羊公碑。

羊公碑地处号称华夏之腰膂的襄阳,从古至今,有太多的风流人士在此驻足,拼搏,他们无一不是当世的豪杰,但事实上,他们最终的结果却大多都令人唏嘘。比如说:


春秋时期,楚庄王得襄阳而逐鹿中原,去问周天子的鼎有多重,进而实现了自己称霸的愿望;

江东猛虎孙坚,兵威进洛,堪称前三国第一猛将,却在襄阳殒命枫林关(岘首山南部1公里不到),死于小人之手,毁了一世英名;

武圣人关羽,在襄阳达到人生巅峰,威震华夏,却因为轻敌而被射中一箭,最终兵败麦城,画上了一个不完美的句号;

刘备刘玄德,跃马过檀溪,觅得贤才,终成蜀汉霸业;

卧龙凤雏出襄阳而三分天下等等。

羊公碑之所以能够令人落泪,正是因为越是才华出众,越是经历丰富的人,他站在这个英雄足迹遍布的地方,非常容易与之产生共鸣,再看到石碑上所刻的文字,则会更加情难自控。相反,如果你没有登临岘首山,那你很将难体会这种感觉。


时光一晃而过,眨眼间两千年都快过去了,在21世纪的现代,一个襄阳籍的年轻父亲,在归乡的列车上写下小孩的周岁铭:


今遵古制,携尔归家,楚北重镇,南船北马,三顾茅庐,铁打襄阳,岘山风流,屡显英豪,古往成今,造化其间,筚路蓝缕,尔其勉矣!

依稀间,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登临岘山的羊公,他依旧是那么地意气风发又无限地惆怅。


“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年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山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去年春天与彦龙,陈旭二兄加之雪语,寒山子二女史游江西抚州。无意走到拟岘台,寒山子言此台仿襄阳岘台造。我当时不以为然...
    北溟鱼_0ba3阅读 2,052评论 0 1
  • 三国后期,魏国国力日渐强盛,公元263年,魏国吞并了蜀国,占领了长江上游地区,司马昭命大将王濬在蜀中督造战船,吴国...
    火无阅读 1,026评论 0 1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名士也需有人懂,名人也要有人教:每天三分钟,《一起来读世说新语》,写写你眼中名人的高下优劣。...
    扬菁阅读 3,253评论 0 3
  • 《刺客》 对刺客的钦敬与怀想,用泰戈尔《吉檀迦利》里的一句诗:”这是最最遥远的路程,来到最接近你的地方……。”来诠...
    李淼_675a阅读 489评论 0 2
  • 最近一年在读书上投入的时间比较多,各种读书方法也学了很多,应用其中那就是学会了从目录先看起,挑感兴趣的标题去一探究...
    Susanna_琦琦阅读 1,749评论 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