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科幻小说家田中芳树说过:“每个人都幻想把手伸向夜空,去捕捉那属于自己的星星。但却极少有人能正确的知道自己的星星在哪一个位置。”
你知道你的星星在哪吗?
你知道自己是谁吗?
千年的古人试图去探讨的哲学问题随着滚滚的历史长河,湮没在浩如烟海的古卷之中,无人问津。
我们总在现实中奔跑,跑着跑着,回头看,默默然想,我们起初奔跑的意义是什么。
当我们满怀激情得不偿失的时候,岁月的棱角早已抹去了我们当初的喜悦,有些东西,我们追逐、守候。守着守着却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有时不妨问问着自己,这是你的那颗星星吗?
有这样一个男孩,为了给与自己一同长大的女孩报仇,男孩手刃女孩的仇人,两人自此选上了一条不归路。但是两者并不是所谓“王子与公主的爱情故事”、“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不是“永远幸福的生活下去”而是一个默默付出,一个贪心享受着另一个人给予的一切。
他,是亮司;她,是雪穗。如果有人说:爱情正应是如此,总有人在痴心妄想,有人在安然享受。但假如这段爱情搭上几条人命呢?对,没错那些人该死,诱拐幼女甚至对女孩上下其手。
但是当两个孩子自诩为审判官去审判这些人的时候。无论如何这场战役就已经输了。他们的行为又与那些人有何不同。但是男孩不后悔,哪怕因此他只能生活在黑暗中、哪怕他要为此搭上更多的人命。初读书时,我总会好奇,对于亮司来说为了一个女孩,值得吗?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最近一部很火的台剧《想见你》,性格孤僻的陈韵如与热情开朗的黄雨萱,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好了,我胡说的,明明是导演安排的)两个外貌相同性格却大相径庭的女孩却因为一首《Last Dance》串联了起来。黄雨萱在歌曲的引导下穿越到了陈韵如的身体中,用陈韵如的躯壳参加篮球比赛、结交好友。
但当黄雨萱回到现代,陈韵如回归了自己原本的身体,周围的人却说“你最近怎么了,你可千万别变回你原来那个糟糕的样子。”于是陈韵如试着去变成黄雨萱,每做一件事她都要不停的问自己:“如果我是黄雨萱,我会怎么做。”
其实陈韵如的模仿很蹩脚,但是他依旧追随着黄雨萱的模样。但当她喜欢的男孩李子维抱着哭腔恳求她时,加之家人的反应,最终陈韵如自杀。其余的情节我在此不做过多坠续。
当我们遇到一些问题会不会真的去思考,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一如亮司,最初或许可以打着捍卫正义的幌子行凶,可是后来呢为了去圆这个慌,又去杀了第二个第三个,那么这真的是他想要的吗?还是这其实只是雪穗想要的。
这个事件最初对于两个孩子来说他们,无路可走,可能还是懵懂的年纪还没有认知就要承受某些成年人都不能承受的事情。
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但无论如何判总有法律无法裁决的灰色地带,正如《熔炉》的校长定罪后方判处8个月缓期2年,《素媛》的强奸犯被判9年,但是刑期满了,孩子怎么办?强奸犯最后的表情是那么令人触目惊心。
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曾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的。”其实宏观整个人类,也总是具有复杂的善恶之分,没错,人是高智商动物,食五谷、断百字,但人却又是最复杂的动物,高高在上的食物链位置造就了他们进化出情感的机会,造化总是弄人,却又弄不出解决方法。
哲学总讲求辩证的思考问题,读了《白夜行》,亦或是在读了这本书之前,我早已活在混沌之中,究竟何为善,何为恶?所谓万事万物:分不清的是非曲直,道不明的善恶对错,说不完的规矩方圆。
东野圭吾的书往往发生在日本泡沫经济时期,或许那种类似泡沫般经济下所带来的快感令日本的当时社会更加浮躁,所有看似金钱与物质的富足则带来的是人心灵的空虚,亮司和雪穗扭曲的爱情亦产生于那个时代。
当然我不能说假如没有这个社会背景,或许就没有亮司和雪穗,毕竟物质决定意识一直是永和不变的哲学命题,且社会的动荡不安总会将一些东西“赤裸裸”的展现在人们面前,比如一些“伪君子”以及满口空言“道貌岸然”的“傻瓜”,这一点电影《霸王别姬》也有类似的体现,不过再怎么说来也是过去式了,也不便多说,过于苛责一段历史也许会影响前进的步伐,无论过去如何,重要的是要如何走下去
禁不住又想用爱情举例子,著名作家余秋雨曾经说过:“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奉陪到底。”假如每个人多只是在计较某个人的过去,那么他们之间未来遥遥无期,相应的,假如一个仅仅在计较历史得失的民族,亦将走不向未来。
一个人善良,有错吗?也曾一度信了孟子“人性本恶”的理论,现代社会总有人利用人们的善意,时不时传出“诱拐”的词汇。
想来那些被害人也曾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去看待他人,如此说来“人之初,性本善”依旧可以作为不变的信条,但现实却给这些善人装上了刺,犹如玫瑰,有着华丽的外表,却不敢接近,渐渐地,开始或许这些人也带着有色眼镜,猜测,怀疑,试探,逐步被现实磨去棱角。
从小被教育“不要接近陌生人”是对的,不是我们不善良了,而是世界带来的恶意太多了。
《白夜行》和《素媛》、《熔炉》都是残局,其实想来想去说着无解,《白夜行》再悲剧再没有结局也有警察把真相追寻到底,就像《幻夜》中警官跟中原说的:“你相信我,我一定让她得到应有的制裁。”,素媛再可怜,社会舆论还是倾向于孩子的,9年之后,罪犯哪怕被释放,我们依旧相信舆论的力量永远比他一个人所带来的恶意要强大的多,《熔炉》的校长权利滔天,势力再广泛,也总有一个人为孩子们鸣冤,哪怕力量再微小,中国人有滴水穿石之说,不是吗?
其实无论一个人也好,一群人也好,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人发声,就永远有一线希望,潘多拉出于好奇打开了天神给的魔盒,释放出人世间的所有邪恶——贪婪、虚无、诽谤、嫉妒、痛苦等等,当她盖上盒子时,盒子里只剩下希望而当人类遭受灾难时,希望,使人获得新生,哪怕它曾经是那么弱小,弱小到看不到。
其实最终,桐原亮司也没错他只不过选择了守护雪穗,宁可最终被雪穗杀掉也要替她守护秘密,因为对于他来说雪穗就是他的星星。而雪穗却在时间的洗礼中渐渐失去了自己,走着他人为她铺的路,享受着无数人为她加封的冠冕。有如行尸走肉般,在这个被金钱和名誉包裹的世界纸醉金迷的活着。她什么都有了,但却失去了唯一一个懂她的星星。结局并不美好,无疾而终。没有人教雪穗如何去感恩,去爱。被最亲的人戳脊梁骨的陈韵如,尚且有一人守护而对自己性格的释怀,而她却是什么都没有了。
想来所谓审视人性,终究不过审视自己罢了。最后亦望诸君心若向阳,无谓悲伤,或许我也是读了这本书,才明白了一些事。所谓善,从未变过,“善,吉也”(《说文解字》)。
亮司的星星发着光,雪穗的星宿永远不在了。或许某一天雪穗会记起,有个男孩曾经为了她而发光。这么执着的亮司哪怕陨落,也会继续在某个地方,继续存在着,陪着雪穗,护她现世安宁。
正如书中所说的的那样“雪穗,我的未来已经无法和你再走在一起了,就算我们相遇了,对你而言也不会是幸福吧,所以我想要活下去,只是想要守护着你,像幽灵一般的存在。”
初闻不知书中意,再读已是梦中人,重读《白夜行》仿佛真的成了书中的一切,见证了悲剧的一幕又一幕,唏嘘不已……
我的星星陨落了,但是我仍旧相信他永远在。但是不能停留,因为可能那颗星星原本就不属于我或者任何人。饭圈里很流行一句话:“我们都是看星星的人,不是摘星星的人。”因为每个人都有那颗星,承载着你的能量照亮更多夜行的人,愿每个人,心中有光,如此便黑夜永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