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学习学习再学习”公共号上的读者留言,直击我的拖延癌、观望癌
1. 从经历学到了的第一件事,恰好与学校的思维相反,就是很多事,你不要去准备太多,不要策划,不要想着先学了再去做,想到就去做就是了。这个叫做“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为什么说这个是加速成长的方式?
因为很多时候,阻碍成长的,就是不敢跨第一步,在自己给自己画的那个圆圈里来回踱步,可以骗自己是为了”想的更清楚”,但往往实质上就是心理上的胆怯。
2. 我从旅行中学到的第二件事,恰好和第一件事相反——想好了再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上学有个什么可以取得以一当十的优势的地方呢?就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自由和平静。相对来讲,没人管,没事压,想探索什么就研究什么,没有谋生的压力。有了这个自由,心境就不一样,社会人沉不下心去关心的一些事,可以去做。例如,在学校里读历史就能学到真正的历史,社会人读历史书,很容易读成了浅薄的成功学、厚黑学。这个优势,社会上即使财务自由了也很难做到;这个条件,是一个在社会上忙得团团转的人不可能拥有的。
3. 知道要做什么事往什么方向去,或者有意识去思考要做什么事,这个能力比能把事做好更难得,更稀缺。而且,一般知道要往什么方向去的人,也能把事做好。
4. 生活非常复杂,仅仅有钱或是仅仅有知识,再或者有事业,都不足以让一个人“活得好”。必须对这种复杂局面有所认识。
5. 改变一定不是说出来的,只能是做出来的;而别人是否意识得到,不是靠你说服的、提醒的,是靠他们自己察觉的。就是这样。
绝大多数人很“面”、很“挫”,遇到屁大点儿事儿就慌了、不会了、不开心了、不知所措了,然后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留给“愤世嫉俗”上,可就有另外一些人,总是这样的态度:“这也难不倒我们”。是他们真有能力才这么想,还是因为就是这么想所以渐渐有了更多的能力?
附录:一个90后做微信变现的草根方式
(一)好用就行
一般互联网创业公司要做一款 APP 或者网站,他们会很详细的去设计,在产品上做得很精细,然后去和技术沟通,然后把东西做出来。
但里面面临很多问题,首先,你花了很多时间去搞设计,钻研产品,其实你根本就不代表你的用户,很多创业者也根本没有做过成功产品的经验,大多数根本就没有做过由自己产生大量数据的东西,没有见过数据,本质上都在闭门造车,而且花很多时间做出来的东西可能看似高大上,但其实并不好,并不是真正的符合用户的体验。
而且创业的初期,如果去找技术做,往往会遇到很多的坑。很多创业公司做出一个版本的产品后,刚上线甚至还没有上线就发现了很多问题,然后再重新做。就这些破事儿上面折腾,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所以我经常说,有很多创业者,他们砸锅卖铁花了很大的劲去做一款 APP,等 APP 开发出来的一天就是团队可以解散的一天。
我一般会这么做。比如前几天我看到有一个网站模式很火,叫 0 元云购,网易也在做这个。我觉得这个模式变现能力很强,我就在想,我们的公众号上的流量是不是也可以用这个来变现,但我不确定,需要试一下,那怎么试,得开发一个这个网站程序,我觉得成本太大了,时间久,花费也高。
有那个设想以后,第二天,我这个 H5 网站就上线了,花费了 50 元。到淘宝里搜索了一下,发现有现成的源码可以买。于是买了。
这个程序不太好,一定有很多 bug 甚至后门,但对于最初的我来说,可以帮我快速落地,先跑起来,能用就行。如果这个模式被验证可行,那我就去迭代这个程序,并且去调试这个数据。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用我的草根思维去快速试错,如果我要来做这个测试,而花大量的时间与成本去开发这个程序,对于大公司来说无所谓,但对于我这个小团队来说,可能会被拖死。
有时淘宝可以帮我们快速落地很多事情。一些开源的程序,工具也都可以帮我们快速试错。我们建一个官方网站,或者商城系统,社区系统一开始其实都可以用一些现成的源码去做,有的时候改一改,先给他上了,能用就行,然后慢慢迭代。
再比如今天下午,有个朋友让我给他推荐一个公关公司。他公司就三个人,还要公关公司,我问他干嘛,他说他写了几篇公关文章想找公关公司发到网络媒体上去。
他还给我发了几个公关公司给他 PPT,那些 PPT 都包装得很漂亮,报价也挺高得。我说你整这么麻烦干嘛,你去淘宝上看看,100 元发一篇多得是。刚刚他给我发了微信消息,才几个小时,文章都已经发好了,链接都发过来了。
(二)目标明确
我们要快速落地得时候,要目标明确,这也要和前面讲的结合起来。
我们做很多事情,为什么落不了地,其实就是目标不明确,或者目标太分散了。
因为我平时研究公众号, H5,社群比较多。我觉得公众号,社群, H5 这些玩意儿,其实都是落地神器。公众号初期都不需要开发,申请一个就可以玩儿,可以帮我们沉淀用户。
但很多创业公司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我先说说 H5 这个东西。我看过好多公司,他们也要搞 H5,他们精心设计,开发,搞出一个 H5 在微信里做营销宣传。除了公司内部自 High 一下,也就没人玩儿了。
为什么,因为他们做的东西太复杂了。
去年,我做了几个 H5,再微信上传播得非常火,其中有一个 H5 叫“分享后看答案”。这个 H5 我们做得时候只花了半个小时,页面简单,就一道谜题,用户看了谜题后想看答案,点击看答案按钮,会提示你分享到朋友圈,用户分享到朋友圈以后又会跳出一个页面,要求你关注公众号……
我这个 H5 虽然简单,但是却目标极其明确——落地。整个 H5 的设计就是希望用裂变式传播将大数据用户转化为粉丝。谜题是吸引用户来看,看答案需要转发,这就是裂变。 但流量再大,也然并卵,因为 H5 再微信上传播,流量再大也是一次性的,我们给他设计了一个环节,你要分享后需要再关注才能真正看到答案。
整个 H5 就三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是极其简单,却目标明确。
引流+裂变+沉淀用户。
很多大的互联网公司可能做一些酷炫的 H5,首先他们有流量作为基数,而且他们做的主要目的是做品牌营销。我做的 H5 就是更加落地,为了获取用户。
我就有一道小小的题目花了半个小时做的程序,却获得了数百万的用户,说给很多人听,不一定会相信,但这就是我用草根的思维。包括后来我们做的大家都玩过的摇一摇抽签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当然,看上去简简单单的这个诱导分享的小程序,其实我们中间经过了数次迭代,半个小时把程序做出来上线后。增长了很多粉丝,但后来微信方面给我们封掉了,因为他当时并没有说不允许做这样的东西,所以我们是合规的。
腾讯封我们,是暗封。即我们的 H5 分享道朋友圈后,其他用户不可见。这时候也要发挥我们的草根思维,一般的运营人员遇到这种问题就不了了之了,或者牛逼一点的,它能通过公关渠道去找什么关系解封。但我们作为创业公司一定要尽可能的去解决问题,他封了我们的链接, 我们就把程序迭代一下,每分享一次我换一个二级域名。这样封我们就不管用。
但腾讯也很聪明,见我们这么搞,马上把我们的顶级域名给封掉。这时候,我们需要有大量顶级域名,并且要保证程序可以随时换域名,并且换了域名以后,此前用户分享道朋友圈的内容还可以照常打开。于是我们又迭代了程序。
我们需要大量域名,在中国网站的域名需要备案;这也难不道我们,每天会有很多已经备案的域名因为没有备案而被抢注,于是我们扫描了大量每天过期的备案域名然后注册下来,这样我们就有了很多备案域名。
微信封我们一个域名,我也不怕,立马可以换掉。
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微信的规则也不完善,以及整个互联网上都有很多规则不完善的地方,这让我们这些草根能合法利用的地方。其实微信团队也和我们斗智斗勇,虽然后来都出台了相关规定,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也积累了大量的用户,相比其他互联网创业者,我们有了很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