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智能产业联盟会长江杰清
2015年 成立智能产业联盟,有专业会员700多人
2010-2013《手机报》总编助理
2002-2009上海某装修公司女老板
这个喜欢中国古典家具,连服饰也偏中国风的湖南妹子,自带江南女子温柔风韵,却被周围人等唤做“杰哥”,实在是有意思。
人都有双重性格,也许,她在工作中表现出的更多是女汉子的一面吧,
杰哥上班的地方比家更像家,约1000平米的空间里摆满了中国风家具,陈列架上塞满了她很得意的绝版书,和一些价格不菲的摆设。
倘若不是桌上放着无人机,架子上放着各种电子小玩意,你不会把这个古色古香的居所与智能硬件联盟这两个关键词联系到一起,如同不会把杰哥这个硬称呼与眼前这个软女子联系到一起。
“你们可以穿汉服上班了。”我一进门就说,如若不是看见她的两三个员工穿着休闲服坐在桌前办公,凭着杰哥的民族风衣着、耳环及手腕上的几串木珠,我一定会误以为自己不小心穿越到了古代。
杰哥创立的这家小而美的企业,让我看到了未来更加灵活、有个性、有活力、有人文情怀的企业服务模式。
遗憾,放弃拉二胡的邻家小妹
杰哥的“中国味”受益于她的外公和父亲。外公一直坚持写繁体字,也教她认繁体字,而父亲则从小带她欣赏中国古家具,给她讲解中国的24节气之类的传统文化知识,除此之外,还带着他们兄妹仨晨起练扎马步及防身之术,甚至逼着她学了一年的二胡演奏。
“父亲不但会自己拉二胡,还会作曲。我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就是放学回家后赶紧把作业做完,然后让父亲拉二胡给我伴奏,我唱歌。“杰哥回忆说,她甚至后悔当初没有听父亲的话好好把二胡演奏坚持学下去,以至于今天再听到别人演奏的优美曲调、看到父亲当年亲自给自己定做的小二胡时,都有辜负了父亲殷切期望的感触。
在湖南读完大学后,杰哥去了苏州和上海工作,特别喜欢那里的人文气氛,感觉自己就是属于那里的。
但是,因为她学的土木建筑专业,也因为骨子里的不安分,她并没有在温柔乡呆多久,就去上海开了一家建筑装修公司。
强悍,百名装修汉子的女老板
从2002年到2009年,杰哥独自率领100多比自己年纪大的装修工人,到处揽业务,承包了不少外企及台企的装修工程,一度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但她也坦言工人们不好管,都来自农村,抽烟、打牌,有各种恶习,有时候还会内斗甚至打架。要管理好这帮大老爷们,非得变强悍不可,也许,就是在这种日复一日的打磨过程中,曾经温柔的邻家小妹消失了,果敢、率直的“杰哥”诞生了。
后来,因为金融风暴来袭,很多外企倒闭,老板跑路,杰哥眼看着装修款收不回来,也没有新的大工程进来,靠自己已无法养活工人,只好放弃。
霸气,智能产业联盟的女盟主
2010年,杰哥来到深圳寻找新的创业机会,虽然听朋友建议暂时去了《手机报》打工,但创业之心一直不死。
2013年是智能穿戴最火的一年,杰哥在《手机报》这个平台上积累了这个行业足够多的人脉资源,也有了筹划会议及当会议主持的经验,就起心想二度创业。
2015年五一过后,杰哥开始拜访智能硬件行业内的老大哥们,针对自己的创业思路去征询各方意见,后来在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成立了智能产业联盟。
到今天,智能产业联盟已经成立两年了,期间举办了多场沙龙、峰会、年会,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成为助力智能硬件产业发展的推手,这里,与杰哥的努力和坚持密不可分。
创业初期她有一半时间是睡在办公室里的,白天去拜访公司,深入了解这个行业,晚上回到公司记录和整理。
两个通宵不眠不休之后,她独立策划并举办了智能产业联盟的开业庆典及论坛,现场来了100多行业内新老朋友。
“虽然活动本身并不完美,但是那是我第一次凭一人之力做起这样的会议,从那天开始,我真正独立了“杰哥说。
宣布独立了的杰哥充分发挥了自己认准一件事就全力以赴、坚持到底的精神,一路披荆斩棘,一直走到今天。
她说“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医疗都诞生在智能产业里的上下游,每出一款产品都会很有意思,虽然还有很多不足,虽然智能产品不是刚需,但它代表了未来。我们的智能硬件联盟会伴随这个行业一起成长,见证它的萌芽、成长和辉煌。”
暖心,四位小伙伴的知心姐姐
杰哥请我在她“家”里吃饭,她专门请了阿姨给自己、员工及来客吃饭,哪怕来它十几二十人,她也豪迈地说“都是我们阿姨自己做”。也是,弄它十几个菜在过去勤劳的人家,是多大点事呢?
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不喜欢吃外面的饭菜,喜欢吃家乡菜,吃家里菜,杰哥就是这么任性!
然而小伙伴们有多喜欢她营造的“家”呢,两年了,几乎零流失率。天啊,离开家乡千万里来深圳打拼的孩子们,遇见杰哥真是天大的福气。
“我不给这些90后设条条框框,给他们宽裕的时间和自由度去做事,他们回报我的就是活动前后天天加班也无怨言,上次我回家十多天,他们还会想我,总问‘你怎么还不回来呀?‘”
杰哥把客户当朋友,把员工当朋友,自然广结善缘,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祝愿她的美丽“小家“早一日成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