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形而上学的基本态度:一、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基本特征是“强力意志” 二、存在是“相同者的永恒轮回”
哲学的要义是一种价值的设定,这就是说,哲学是对那个最高价值的设定,根据这个最高价值并且从这个最高价值出发才能确定一切存在者如何存在。就一切存在者是存在者而言,他们必然取决于这个最高价值。
我认为,如果哲学的追求是精神上的(或谓之主观上的),那么它永远都只能是一种可能性;而如果它所追求的是关于存在着的世界,不依赖于主观意志的客观实在的那一方面,那么它会成为一种必然。在众多的现代研究也提示着我们应该采取更加谨慎的客观实在论的态度。在海德格尔所著的《尼采》一书中,我们应谨慎区分尼采的核心思想与海德格尔思想中的混合。另外,关于尼采是一个典型的唯意志论者,他本人并没有太多关于客观与主观精神的区别对待,这是他本人哲学中容易迷惑人的一点,时而这时而那,貌似没有严谨的逻辑关系。所以,我们现在对待尼采思想中容易辨别和合理之处应该就是尼采关于价值和人的意志精神的思想。
其次,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些哲学精神,我们有必要对当时的历史状况的了解,进行一个跨时间维度的分析。
尼采在实行新的价值设定的思想方式是一种不断的颠倒(实质是否定的方式之一)
尼采说:“当我们谈论价值时,我们是在生命的灵感、生命的透镜下来谈论的:生命本身迫使我们去设定价值;当我们设定价值时,生命本身通过我们进行评价···”这里给出了关于价值的起源与本质--生命本身。那么生命本身是什么?尼采会说,那是强力意志。那么什么是强力意志?尼采的论证会给人一种循环论证的意味,实际上“意志”在尼采看来是一种自由的精神、一种意愿、一种强烈的情绪。所以尼采的论证也相当巧妙,避开对这些模糊问题上关于质的争辩,生命的本身迫使我们那样去做了,使我们从那种生命的形态中得到了过渡,成为另一个生命本身。无论我们活在哪个年龄段上,活在何种阶段上,活在何种状态何种环境中,生命本身都这样迫使我们去那样做了,或成为这样或成为那样。
海德格尔的疑惑:一、当尼采强调意志的情绪、激情和感情特征时,他到底是什么意思?二、当我们自以为已经发现唯心主义的意志概念与尼采的意志概念毫无干系时,我们所理解的唯心主义是什么?
海德格尔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是强力意志规定着存在者之为存在者,亦即在真理中的存在者,那么,在把存在者解释为强力意志的语境中,就必定也总是会出现关于真理的问题,亦即关于真理之本质的问题。而且,如果对于尼采来说,在把一切发生事件都解释为强力意志这样一项任务的范围内,艺术具有一种突出的地位,那么,恰恰就在这里,关于真理的问题也必然起着一种首当其冲的重要作用。
由此,海德格尔对尼采哲学的思想进行了一种语义上、时代背景上和学科上的划分。包括:作为艺术的强力意志、相同者的永恒轮回、作为认识的强力意志以及虚无主义。在总结尼采思想过程中,海德格尔得出了关于艺术的五个命题:
一、艺术乃是强力意志最易透视和最熟悉的形态
二、艺术必须从艺术家的角度来把握
三、根据那个被拓宽了的艺术家概念,艺术是一切存在者的基本事件;存在者就其存在着而言乃是一个自我创造者、被创造者
四、艺术乃是针对虚无主义的别具一格的反运动
五、艺术比“真理”更有价值
海德格尔关于尼采思想的总结是深刻的,尤其在那个学科交流不频繁、用词多样化、科学思想未成形以及社会运动众多、社会压抑的时代,这样的总结是经典,也很好地把握了尼采的原意和核心思想以及一些尼采遗留下来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