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参加1000天视频演讲+写作挑战的第446天,继续分享沟通这门艺术。
在网上看到一个职场人的故事,对我们沟通非常有指导意义。
阿华是一家知名船厂的工人,没想到一家采购公司的老总要约见自己,激动之余,他把自己好好打扮了一番,赴约去了。
采购公司老总很和蔼,看到阿华手足无措的样子,让阿华把自己当朋友,放松一些。
老总问了阿华一些个人情况,闲聊一会儿后阿华完全放松下来,和老总聊的也越来越多,从自己聊到自己孩子,再到自己家里的小狗,他见老总笑的不断点头,说的更起劲儿了。
老总偶尔插上几句,问阿华的工作情况,阿华都是一两句带过。阿华自我感觉和老总聊的不错,想着如果哪天转厂,干不下去,也许可以请这个老总帮忙,跳槽到老总公司做采购。
阿华很开心得回到公司,心里有自己的小打算,没想到在被老板叫到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说他丢尽了公司的脸。
阿华觉得自己很委屈,为了见那个老总,自己花心思打扮了一番,而是和领导聊的很好啊,于是和老板翻了脸。
老板于是辞退了阿华,阿华愉快接受了这个结果,想着正好有机会转行。离职后,阿华给采购公司老总电话,表明自己的求职想法。
原以为老总会痛快答应,没想到老总支支吾吾委婉得拒绝了阿华。
阿华很郁闷,不知道怎么回事,和几个要好的同事吐槽自己遭遇,觉得自己很倒霉。原以为大家会安慰他,可是大家都觉得阿华错了。
原来采购公司老总找阿华,是想了解他们船厂的情况,合适就会和他们公司合作,结果阿华聊了一堆自己的私事,没有从他这里得到任何信息,觉得阿华很不专业。
结果采购公司放弃了和他们合作,转而和另一家公司,他们的竞争对手合作,老板才会那么生气。阿华才意识到自己错了,但后悔已经没有用了。
我们和他人沟通,并不是要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很能说,但是说的对别人没有用,只能是自嗨,反而让别人厌烦。
在演讲时,或者一篇文章,也是如此,很多时候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没有多余的一句话,才是好的演讲好的文章。
有效沟通,不在于话多话说,聊的时间长短,而在于彼此聊的内容是否有效,讲有用的,而不是多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