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直肌损伤引起的腰痛与腰肌劳损或腰椎病变的腰痛有何区别?

1) 疼痛位置

a 腹直肌损伤引起的腰痛

主要集中在腰部前侧和侧方,因为腹直肌与腰部前侧的筋膜等结构相连,其损伤后的疼痛会沿着这些连接部分传导。

疼痛可能会感觉像是从腹部蔓延到腰部,有比较明显的前后关联。

b 腰肌劳损的疼痛

主要位于腰部脊柱两侧的竖脊肌区域,这是因为腰肌劳损通常是由于腰部肌肉过度使用或姿势不良,使得竖脊肌等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引发疼痛。疼痛位置比较靠后,是典型的腰部肌肉疼痛区域。

c 腰椎病变的疼痛

若腰突等腰椎病变引起的疼痛,通常在腰部后侧正中,即腰椎所在的位置。

因为病变主要是发生在腰椎的椎间盘、椎体或者椎小关节等结构,疼痛会以这些部位为中心向外放射,可能还会伴有臀部、下肢的放射性疼痛,这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导致的。

2) 疼痛性质

a 腹直肌损伤引起的腰痛

多为隐痛或酸痛。

这种疼痛比较持续,是因为腹直肌损伤后,其自身的炎症反应和肌肉紧张通过筋膜等结构传递到腰部,产生一种相对柔和但持久的疼痛感觉。

b 腰肌劳损的疼痛

通常是钝痛或胀痛。

由于肌肉长时间紧张,局部会产生代谢废物堆积和缺血缺氧的情况,从而导致肌肉的酸痛和胀痛。

在劳累后或者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后,疼痛会加剧,休息后可能会有所缓解。

c 腰椎病变的疼痛

性质多样,可能是刺痛、电击样痛或放射性痛。

例如,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时,可能会出现突然的刺痛,当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时,会产生像电击一样沿着下肢放射的疼痛,这是腰椎病变疼痛比较典型的特征。

3) 疼痛与动作的关系

a 腹直肌损伤引起的腰痛

和腹部动作关联紧密。在做卷腹、仰卧起坐、咳嗽、大笑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时,疼痛会明显加重。

因为这些动作会使腹直肌收缩或者腹内压升高,从而刺激到损伤的腹直肌,进而加重腰部的疼痛。

b 腰肌劳损的疼痛

与腰部的活动有关,尤其是腰部的屈伸、旋转动作。

例如,长时间弯腰干活后,腰肌劳损的疼痛会加重,而适当休息、伸展腰部肌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c 腰椎病变的疼痛

与腰部的负重、弯腰、扭转等动作密切相关。

当患者弯腰搬重物或者突然扭转腰部时,腰椎病变引起的疼痛可能会突然加剧,而且下肢的放射性疼痛也可能会随之加重。

同时,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也可能会使腰椎病变的疼痛更加明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