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则得,多则惑”,轻松舒坦才是最好的活法。
《养性延命录》中有言:“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
想要健康长寿,“少”才是最高级的养生。少食者,少疾。:善吃是智。
饮食合理,适当的为身体减负,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管得住自己的嘴,再美味的食物,都要学会克制:“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众多,心愈塞,年愈损焉。”
饭吃七分饱,常存三分饥,养好胃口,方能延年益寿。
少言者,少祸,说话要懂得分场合,不妄言,少说话,否则就会给自己招来祸患。话出口前先三思,可言否,得体否,伤人否? 好言出于心,废话止于口,少言慎行,才能免于祸患远离灾难。
少思者,自在。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忧思本无根,不捡自然无,困惑本无源,少思自轻松。” 不多虑才会心安,不多思才会心静,放空自己的情绪,才能心情畅快。《黄帝内经》中有言:“百病由心生,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心放宽了,烦恼就少了,少思少虑,日子就简单了。 只有养好自己的心性,活出乐观的心态,才能得一处自在,享一世安宁:物以稀为贵。 凡事以少为贵,物是如此,养生之道更是如此。
少食者,饮食规律,疾病不缠身,身心自然安;少言者,话前多思,积福又修德,事事皆顺意;少思者,放空情绪,心无一处烦,万般皆自在。
愿我们都能从“少即是多”的智慧中,把每一天都过得健康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