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生禄斋,糕食品牌。
历史上之“黄生禄斋”
中华物产有余,民多而富足,饮食样式亦流变无穷。就小食而言,点心(糕点)恒为其重者:
我国人日食之次数,南方普通日三次,北方普通日二次......中等以上之人家,又有于午后三四时进点心者,其点心为糕饼等物。
——《清稗类钞》
举国如此,江南更盛。苏州府自古有糕食名肆,“黄生禄斋”便是其一。该肆址于苏州吴江芦墟镇,原名“生禄斋”,因老板姓黄,又名“黄生禄斋”。
《吴江县志》载:
(黄生禄斋)坐落在芦墟镇东岸新桥堍,创办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由黄渭阳独资经营。前店后坊,主营南北货、茶食、糕点等,尤以重油重糖苏式月饼著称。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品尝此月饼,被列为贡品。
——《吴江县志》
《芦墟镇志》亦载:
南货店要数黄生禄斋最出名,由安徽籍人黄渭阳创建于乾隆年间(1736~1795年)......传说乾隆皇帝第五次下江南时曾品尝此月饼后赞不绝口,被列为贡品,年年送往京城,成为皇室精品茶点......店内正中竖着“分溪第一”的青龙招牌,两壁还挂有“盖闻黄生禄之创业也,家传六代,帝历八朝……”和“提选南货、进京茶点”等匾额......
——《芦墟镇志》
同《志》更是载明“黄生禄斋”开业的具体时日,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八月初五”。若按此,迄今已近250年: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 八月初五,“黄生禄斋”正式开张营业。以制作、销售“芦墟月饼”出名。店主黄渭阳、徐生官。
——《芦墟镇志》
既被奉为贡品,时人自当趋之若鹜。同《志》关于乾隆皇帝与黄生禄斋之间的渊源的描述颇为离奇,权当一资耳:
乾隆皇帝第五次下江南时(1780年)曾经到过芦墟,吃过“生禄斋”的月饼。乾隆到芦墟本是为了寻访陆燿。陆燿是芦墟人,在山东任布政使,因母病请假,几年未销假,引起了乾隆的疑心。他就改名换姓,以陆燿好友的名义来到芦墟。陆燿备茶点款待皇帝,茶点中就有“生禄斋”月饼。乾隆吃了一个赞不绝口,即命知县以后将此月饼进贡。
——《芦墟镇志》
清末为避太平刀锋,黄生禄斋曾赴上海营业,成为沪上名流光顾之所:
太平军在芦墟时期的清同治元年八月至十月,“黄生禄斋”在上海小东门筹措开办分店。柳亚子曾祖柳兆薰避难到上海的日记里数处记载。十月廿五日(1862年12月16日)的日记写道:早饭后,衣冠至外洋街贺黄生禄斋开店。至则与主人黄森甫、袁憩翁道喜。生意颇闹。
——《芦墟镇志》
至民国,黄生禄斋仍誉名本乡,《志》载:
民国时期,与懋福和、协同寿2家名店,被顾客们从店名中各取一字冠以“福禄寿”的美称,流传四方。
——《吴江县志》
至1949年后,“黄生禄斋”先后经历所谓“社会主义改造”、“转业”,已不复往日兴盛,渐为陨落。
1956年,在公私合营的浪潮中,“黄生禄斋”、“稻香村”、“黄恒盛”三家合并改名为公私合营芦墟糖烟酒商店。“黄生禄斋”的作场改为三乐工场,面向工农群众,生产大众化的茶食糕点,不做精品。久之,这项手艺也就后继乏人,即使有人会做,一时也难以恢复到以前那样的水平了。
——《芦墟镇志》
一代名肆,就此消亡。
今之“黄生禄斋”
今之“黄生禄斋”,系深圳市萃丰实业有限公司注册商标(商标注册号:27485163)。萃丰公司及“黄生禄斋”注册商标,与历史上之“黄生禄斋”商号,并无历史或血缘之关联,特在此声明,以正视听。
惟以“复兴历史品牌”为己任,欲传承传统工艺,复兴老品牌风韵之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