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第二期:如何说话更清晰
A:嗨,太郁闷了,我有个困惑,我跟别人说话,他们总是说听不懂,你说我该怎么办呢,愁死我了?
B:不要急,你的问题有人也遇到过。
对于经常与人打交道或者演讲的伙伴,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听众不太懂自己的意思。
有时候自己费了很大力气,讲了很多例子,掏心掏肺讲出自己的心得与方法,可是台下听众一群蒙,或者沉默、或者眼睛直直盯着你、或者微微摇头。
A:这个时候,我真恨不得把听众脑袋掰开,把自己要说的塞进他们的脑袋里。当然了这样的做法肯定没效果。
B:冲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放心,我们一定有办法,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如何让自己讲得内容更清晰。
A:那么为什么会说话不清晰呢?
B:这个问题提的好。一般情况下,有两种情况:
一个是演讲人的语言风格上,比如讲得太枯燥,大家听着没兴趣;
另一个是内容组织上,道理太多了,听众跟不上节奏。
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么?
A:这两大类问题,主要矛盾在于表达方式与听众不同步,也就是说两个人不在同一个频率上。
就好比,你想周末在家休息一下,可是当你提出要休息时,老婆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们去逛街吧。明显的两个人想法不同步。
B:非常对,还有个典型现象是:很多人习惯用文字表达方式来做演讲或者口语沟通。
A:这两者有区别么,我是听过有人讲了很多正确但是没有用的道理,比如学校开学时,校长通常讲了很多意气风发的、慷慨激昂的展望和寄托。
B:当然有了,不信你往下听。记得在大学毕业典礼时,我作为代表发言,我说了很多文绉绉的话,比如下面这些:
我们在这里求知、在这里成长,青春在这里飞扬;
不忍说再见,因为我们对这里充满留恋;
不忍说离开,因为我们对这里充满深情;
等等等。
看似辞藻工整、还挺押韵的,可是有什么亮点么,在演讲时没有唤起几个人的共鸣,除了我班的同学很激动,跟其他班的说,那个演讲的是我们班的,其他的就没有了。
A:原来在演讲时我们要注意,口语化表达与书面表达是有区别的。
我们可以写演讲稿,但是表达上一定要关注要与他人做沟通、要去打动对方、要唤起情感的共鸣。
B:总结的非常全免。那么怎么办呢,如何让听众更好的理解自己的话呢?我们来一起具体分析分析
B:清晰四步
1、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为什么要说三遍呢,一定要说三遍么。当然不是说凡事都说三遍,而是说对于重要的地方,比如你的核心观点、重要结论、主要看法,都要多次重复。
重复的目的不仅仅为了强调它的重要性,更为了让大家记住它。因为我们沟通时,由于信息量大,大脑记住的东西特别少,除非是那些特别的印象深刻的,而这个印象深刻最简单的形成方法就是重复。
A:这个我深有感触。我在打电话时,比如对方告诉你一个地址,如果你不跟对方复述一遍,一般都会挂掉之后就忘记了。我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听的时候觉得很简单,自信地说我记住了,回头一放下电话,什么多忘了,不禁懊悔不及。
B:这个重复可不是说话里的专利,我们在学习上也有重要的一环,就是复习。那复习主要做的是什么,就是重复。
A:那么下一步是什么呢?发音要标准么
B:这与发音没有关系哦,虽然好的发音可以加分。
第二个是留下思考时间。一般情况下我们讲话的语速有三种,说话快、说话慢、语速适用。这三种人哪种你听着最舒服呢。
A:最快的跟不上节奏、最慢的就太拖延、听着容易不耐烦。不快不慢才是最好的。
可是如何做到不快不慢啊,我曾经特意观察过这样的人,他们有个特点就是:善于停顿。
他们有时也讲得很快,有时也讲得很慢,但是总得来说是有快有慢。
B:是这样的。但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都是为了照顾听众的理解速度。
A:所以,比如一个熟悉的事物,大家都懂的,你不用多说,快点将过去就OK了;
可是对于有些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有些人或者所有人都不知道的,你讲的很快的话,那就甩掉了一堆人。所以在这个地方,演讲高手都是放慢速度、循序渐进、耐心的讲解,甚至有时停下来,等大家慢慢体会。
B:我再举了例子:
罗振宇在他的演讲里就经常这么用。上周002号知识发布会,他讲了很多新知。比如有一段,他说:
为啥敢起名叫《盗火》呢,天堂有泄漏了什么秘密不成吗?这个秘密对人类文明的改造有那么大么?你慢慢听。 (此处注意停顿)
A:经你一说,我发现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主持人、演讲家、说话高手,都在用这招。我清晰的记得大学时有个女同学,经常被老师点名来读课文,老师跟我们反复说这就是最标准、最动听的发音和朗读,为什么这位女同学这么厉害,就是不仅是她发音标准,另外一个特色就是她停顿把握的特别好。
B:第三个、多打比方、举例子
你想过么,我们为什么要打比方、举例子呢?
A:为了辞藻需要,或者展现博学。让文章文采飞扬,当年司马相如就是靠着《子虚赋》博得皇帝的赏识,封了官。
B:你在想什么呢。
打比方、举例子都是为了理解。可能刚才我说的道理你没懂,那么我给你打个比方吧,或者给你举了实际例子吧,这样听完之后,你瞬间就明白了,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A:可以给我举了例子么?
B:再看罗振宇的知识发布会,有这样一段:
你为什么很难进入心流?是因为你是用自己的大脑来控制自己的身体对吧?但是谁来控制你的大脑呢?
没有人。我们的大脑乱极了,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嘈杂的会议室,每一天在进行着各种争吵。比如你说想我这样的胖子,比如在一个宴席上看到了一块蛋糕,我大脑立即开会,有人说不好吧,这吃了就会继续变胖的,有人说就一口,有人说这个吃蛋糕的样子很不体面,有人说又不能不给主人家面子。最后我是还吃不会吃,现在你别给我答案,我真的不知道。谁控制大脑,这是一个很神秘的事。
他把大脑里的决策比成了一个内部会议,我们一下子被代入进入,对啊,原来大脑里有这么多声音,那么谁是控制我的呢?
A:按照他这么一说,我们可以很轻松理解并且迅速跟上演讲者的想法。
打比方、做类比、举例子,是在已知和未知之间建立一个桥梁,把你的听众从此岸送到彼岸。
B:第四个、通俗易懂
口语化表达除非在正式官方性的场合,我们要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就像诸葛亮舌战群儒那般。因为他面向的受众是高级知识分子,所以自然要用各种引用、典故等等。
但是对于我们的日常演讲与沟通,相信谁也不喜欢那么多的旁征博引吧。
我以前就有个毛病,特别喜欢用各种典故和成语等等,在跟同学聊天时,不出三句肯定来一句文词,比如名言、谚语、成语、甚至是之乎者也。
常常搞得大家特别蒙圈,我又不得不解释,结果大家表面夸我很有文采,但是实际上都很讨厌这种表达方式,因为我用了太多的古文,一下子让大家理解困难。
A:所以呢,口语化表达重点是易于理解,做到通俗易懂。
如何做到通俗易懂呢,少用高级词汇、少用偏僻文字、理解难度大的成语、很少见的典故等,而是用一些短句、简单句、常见句、常用短语与成语等。
比如我说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可能很多人不明白什么意思,那么我要是说,高雅有品位、粗俗没内涵,大家一下子就能理解了。
B:最后跟大家总结一下,说话清晰的前提是认清文字化表达与口语化表达的区别,两个是有很大不同的。文字表达侧重逻辑和说理,读者可以反复看;而口语表达在于表达上简单好理解,读者可以一下子抓住核心观点。
具体怎么做呢,有四步:
1、多次重复,反复重复,记住一句话,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2、要留白,给观众理解与消化的时间。读文章讲究抑扬顿挫,就是告诉我们要停顿。唱歌更是如此。
3、用比喻、类比和例子,把陌生的内容变熟悉的场景。
4、通俗易懂,少用高级复杂句,多用简单常用句。
最后强调的是,我们演讲、说话是为了什么。与大家交流。前提就就是要让别人听懂,然后才可以有效的沟通。
在说话清晰上,你有什么自己的心得和方法吗,欢迎你来讨论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