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写作的人经常遇到一个困难,不知道写什么,没灵感。我也是如此。写作是个手艺活,而灵感总是可遇不可求。怎么办呢?最近我听得到万维钢讲系统思维,很有启发。用这个思维看待写作,能找到一些破局之道。
首先,写作表面上是一件事,其实包含好几个环节:输入,思考,输出。如果画一个系统图的话,就是这样的:
1.输入
2.思考
3.输出
这就是系统的层级。上层影响下层,1影响2,2影响3。所以,要想稳定产出高质量的文章,就不能只在3上面下功夫,而是要从源头1和2着手:提高输入数量和质量,提高思考能力。
但是这样说还是太笼统了,具体怎么做呢?我们需要抓手。所谓抓手,就是可以自我控制的点。当一个层级有三个以上抓手,就可以大幅度提高成功概率。于是,我给自己定了三个指标,系统图就变成了这样。
1.提高输入数量和质量
每天阅读至少五个节目,包含精读,主题阅读,泛读
2. 提高思考能力
至少制作三个知识卡片,深入思考加工,放到写作素材库。
3.提高书面沟通表达能力。
分为两种题材:当日学习收获,当日反思,800字以内。重点练习:用简洁的话把一件小事说清楚。
这样就可以了吗?不行。既然是系统,就会有失灵的时候,所以要有维稳措施。有两种情况最容易使系统失灵。
1.期望值降低。偶尔一两次失灵,就对整个系统失望,破罐破摔。所以,我参加了写作群,引入外部监督,即使写的不好,也要继续写,先把量提上来。
2.其他系统的干扰。想让写作系统高效运转,至少还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支持。所以,我需要做到每天早起,在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写作,争取七点前完成。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十点前睡觉。
现在看起来,好像还不错。但是,仍然有问题。这个系统太紧凑了。丁是丁卯是卯,万一发生点意外就会崩溃。比如,头天因为某种原因晚睡了怎么办?生病情绪不好怎么办?
一个好的系统必须具有抗打击能力。想要抗打击,就要提高冗余度。时间上不能卡太紧。所以,我调整到九点前。九点前完成150字的小短文就算任务完成(这么一想,顿时压力去掉一大半~)
此外,将写作模块化,这样就降低了系统风险。即使一个地方没灵感,也不会影响整体输出,好文章是拼出来的。我结合了古典所说的写作五问法,给自己定了个写作套路。
写作大纲:
1.最近有特别想分享给别人的事儿,或者观点吗?
2.这个观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让你觉得有价值?
3.知道了这个观点,有哪些概念是需要确认的?
4.好,如果我接受这个观念,那么该如何去做呢?
5.你的观点是什么?
写后审查:
读者是谁?
这个观点对他有价值吗?
有没有不清楚的地方?
表达方式能更好吗?
标题和开头还能再修改吗?
还能再简洁吗?
到这一步,我对自己的系统基本满意了。接下来,就让它飞一会吧,一段时间后,再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