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指的是亲密关系,和家人、朋友、恋人我们都会进入不同程度的亲密关系中。当我们和他人进入亲密关系中,我们内心的秘密就会被激发出来,这种秘密来源于原生家庭的关系。我们去探寻自己的这些性格来源,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处理自己身边的亲密关系,进而更好的整理自己的人际关系,不论是生活当中,还是工作当中。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华裔黄维仁教授,黄教授是美国西北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组建了“第二家庭”的心理治疗小组,拥有广泛的心理学临床试验。在本书中,有大量关于心理治疗的具体案例,许多人把自己在原生家庭受到的开心和伤害都袒露出来。笔者这里也自剖从原生家庭所受的影响,感知自己性格深处的密码。
黄教授说“所有的恋爱关系本质上都是亲子关系”,爱情是由两个陌生的人成为联系最紧密的人,在这个接近的过程我们会慢慢暴露出自己内心的秘密。如果不能感受到自己性格的来源,我们就像在黑暗中跳舞,两人舞步不一致,容易争吵。如果自己都不了解自己,怎么给伴侣一个明确的信号呢?点亮房间的灯,让舞步变得和谐,这是调节所有亲密关系的要点所在。
笔者是一个焦虑型的人,表面上很相信人,在一开始也确实很容易相信人,但是往往一旦进入亲密关系,很多时候就不会相处了。自己表现出好意被人拒绝或者伤害之后,非常容易退缩,一下子由火山变向冰川,由热烈走向逃避。笔者在面对亲密关系的时候,很难去用言语表达,非常缺乏爱的语言和表达。
当觉察到自己情感变得炽热难以控制的时候,会惶恐、不安,会道貌岸然的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类似鸵鸟把头塞进沙堆里,掩耳盗铃。无处安放的内心,像是走火入魔一般,甚至有通过自残的方式发泄自己无法控制的情绪。不仅仅是表达爱,有时候感知情绪、表达情绪的能力同样弱,麻木应该是情商低的标志了吧。
想到这里,其实也很能想到自己为什么喜欢写作,在写作中的自己和生活的自己完全是两个样子。在写作中,自己会是一个特别敏感、喜怒无常的人;在真实的生活,这些秉性都被压制住了,变得麻木,不知如何应对那就不处理,以不变应万变。自己的性格特别像是一只遇到危险,就装死的瓢虫。
笔者在童年没有受到特别大的打击,最多也就被同学嘲笑过、坏学生欺负过,这不算是什么特别重大的伤害。但是笔者的父母,他们都是焦虑型的人。
笔者的父亲在出身不久,奶奶是童养媳,非常没有地位,在父亲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被太奶奶(父亲的奶奶)给扫地出门了。爷爷奶奶这边又都重新组建了家庭,并陆续生了新的小孩,父亲从小被太奶奶养大。父亲的后母对待父亲相当不好,8岁的时候,父亲不堪欺压,离家出走,此后在外流浪,吃百家饭长大。有好多次,父亲回忆起惨淡的童年跟我们说饿晕在河滩上、连续吃十几天的扁豆、饭点在别人的屋外等待施舍,讲着讲着有时候就哭了。直到30岁的时候,才和母亲组建家庭,才开始拥有一个完整的家。
在笔者出生之后,父亲对笔者相当溺爱,这种溺爱在很多时候都表现为一种旺盛的控制欲。小时候,恨不得塞到嘴里喂着吃,甚至到中考的时候,说要吃鸡补身体,一连吃六七只没有打鸣的小公鸡,都快吃吐了。至今对,煮的整只鸡都还有阴影。
母亲也是一个十分焦虑没有安全感的人,母亲的童年过得十分无忧无虑,外公是一个很有文化修养和勤劳的人。母亲小时候是拿着线装的佛经当启蒙书籍,由外公对着速排的繁体字一个字一个字教母亲认的,这在上世纪60年代应该是非常罕见的吧。但是母亲18岁的时候,外公突发脑溢血,猝死。当时母亲正在县城读高二,被人捎信回来整个人完全懵了,接着就是辍学,一直在家里务农。外婆是那种控制欲很强的人,不允许母亲继续读书,必须在她身边陪着她,最终母亲被耽误了。
父母把他们身上的那种焦虑传递到我们下一代身上了。我们家在节日的时候,很少有真正的欢乐,仿佛所有的人都在克制,好像这个时候的快乐少一点,明天的快乐就多一点。父母本身都是非常没有安全感的人,这是他们近乎自虐的储蓄和勤奋,原因都是如此。
关于这一段感情,很难用文字能够表述出来,一方面是因为笔者下意识去忽略父母的感受,平常缺少感知;另一方面整个家庭都不缺乏爱,但是缺乏爱的表现形式和语言。
笔者的弟弟没有怎么上过学,出去六七年了,一直辗转各地打工。人是一个很善良、做事踏实的小伙子,但是相当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包括笔者自身,也是文字表达能力强于语言表达能力。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对弟弟大发雷霆,原因是他不愿意上学、读书,梦里那种竭嘶底里和弟弟不合作式沉默醒来很久不能忘怀。老实说,父亲用他的控制欲来控制笔者,笔者同样有用这种控制力去控制弟弟。其实更好的方式,不是处处体现自己的权威和优越感,而是静下心、耐心教弟弟文化知识,只可惜时光冉冉,教他的黄金时候已经过去了。
当笔者去爱一个人的时候,依旧做不到爱人的时候同时给予人自由。所幸,在书中黄教授称,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习得,带着更深的理论知识和爱,回去和原生家庭的父母和解、引导。自己做自己的父母,源源不断的产生爱,照亮身边亲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