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提出人心道心概念的《尚书》并没有直接把二者放在对立面,只是提出了各自的特点:“道心惟微,人心惟危”,道心是十分微妙精妙的;而人心是极度危险。
但通读多次,能体会它的内涵其实是在启示后人危险的人心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暗示我们要克制、去除人心,同时道心是如此高深精妙,后人更加需要追求道心。(人心中好色、贪吃、贪财、过度追求名利这些欲望需要克制,而欲望是恶行的来源,因此人心是危险的。我对道心的理解是‘人之初性本善’的良知,良知很容易收到私欲蒙蔽,因此需要精一之训。)
《尚书》后一句讲如何走向正道去除人心呢,需要“惟精惟一”,我认为这句话是阳明先生的‘精一’之法的来源,需要钻研道心的极致(精)、保持心的专一不移(一),修炼的方向对了、目标够深刻了、同时过程坚持不被欲望动摇,才能够最终实践‘心即理’。
《传习录》中后生对朱熹的观点‘人有两颗心’提出疑问:“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朱熹认为真善美的良知通常主宰着人,私欲要听从良知的命令,道心人心两颗心同时存在。这不符合‘精一之训’,精一的最终目标是把人的私欲完全丢弃,恢复良知道心,心学看来两颗心不是共存的。
阳明先生对道心人心关系的解释更合理,,“没有私心杂念的‘道心’和夹杂了心思杂念的‘人心’是两种状态,人心悟到了正道就能变成纯洁的道心,道心失去了正道就会变成人心。”
心就像一个玻璃容器,里面装了怎么样的内容,表现出来就是什么样。一颗心也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干净,最终一点杂质都没有了,这就是悟到正道的过程;也可能从清澈的样子日渐浑浊,那就是被私欲遮蔽的过程。
但是并不能把人心、道心简单比喻成水和沙,人心和道心我认为是清澈和不清澈这两个对立的状态。
要达到纯洁无暇的道心,应该是100%没有私欲的状态,而不是朱熹良知大于本心(良知压制人心)的状态。私欲像是水里的沙子,只要还有一粒,那就依然是不够纯净的。所以达到这个状态是需要精一(坚定不移的深刻目标和专一的行为)。
因此道心和人心这两个状态是不可能并存的,而且道心这个干净的状态是需要刻苦研习才能达到的,而人心(一粒沙就能污浊一缸水)却是非常容易遮蔽人心的,因此我们需要每天努力‘精一之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