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上很流行的词汇“躺平”,到现在依然热度不减,所谓躺平,就是对于目前的状态以及发生在身上的事情抱有无所谓的态度,更多盛行于90后至00后群体。
用亲身经历来讲述一些躺平的心路历程吧!2016年硕士毕业留在了上海工作,当时对于未来充满期待,觉得凭着自己的努力可以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未来。凭借名校应届生的光环进入了一家还不错外企。名校名企,但是不知道的是,除去应聘门槛高之外,实际工资也仅比普通高校毕业生多了1000块钱。因为除去特别优秀的少数人之外,企业看中的是学校,而不是个人。
就这样怀揣着梦想开始踏入了工作岗位,一开始没有任何感觉,工资也足够很好的生活(开销不是很大,大头也就是在加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考虑到定居问题,再回首看上海的房价和自己工资的增幅,算了一笔账,即使每年剩余30万,在我看来已经很多了,对于上海的房价也只是杯水车薪,普通家庭对于几百万的首付也是相对吃力的,而对于90后没有家庭支持,在上海短期靠自己努力买房基本是不现实的,以及对比当初同期的同学基本都结婚生子,心态发生了变化,没有了工作的激情和动力,每天下班看着人来人往,挤着地铁都觉得自己好孤独。对于一切都提不起兴趣,不争不抢,心态平和。
就这样的工作了三年,没有提拔,工资也没增加多少。年底回家考了江苏的公务员,幸运的是上岸了,谈不上欣喜,也没有激动,只是换了一条不一样的路。现在在体制内工作两年,也结婚生子,工作没有觉得不适应,生活也没有波澜,平平淡淡。
总而言之,躺平的不是年轻人,是对于看得到头且没有希望时的绝望,也是普通人的正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