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人商业:优化交易结构,就是:新增的成本小于节省的费用
新增成本 < 节省成本 => 更高效地的商业模式
一切新的商业模式,其本质都是对交易结构的优化,优化交易结构可以节省不少成本,但是优化交易结构这件事本身,也是有成本的。
相对于楼下便利店,放在办公室的无人货架,节省了不菲的店铺租金。同时,简单到极致的货架,没有防盗玻璃、轨道系统、摄像头等等,也不用像自动售货机那样,要耗费几万元生产。相对于自动售货机,无人货架节省了不少设备成本。
但同时,它为了节省这些成本,也不得不新增了一些成本,比如:信任成本。
需要想办法降低新增的信任成本,让它小于他节省下来的租金和设备成本。
无人货架,到底是不是一个“更高效的商业模式”?
目前来看,无人货架可能是一个“逻辑成立,但数据也许不成立”的商业模式,它最终是否能成功,需要“跑”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如果能够找到有效控制信用成本的方法,让“新增成本 < 节省成本”,无人货架这个商业模式才能真正跑通。
A1:从成本的角度来看,无人超市算是一种更高效的零售吗?
2|品牌体验店:以后,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只试不买
线上和线下的“交易结构”不同。线下店给顾客试穿,提供了信息流,但顾客却可以在网上完成资金流和物流。线下店当然很难受。那怎么解决呢?
从“零售代理商”,变为“品牌体验店”。
把交易结构,从“分享代理商商品差价”,变为“赚取体验店服务佣金”,从而转型。
什么叫“品牌体验店”?简单来说,就是只让你试穿,但不需要你买,这就是“只试不买”。
那如果顾客都是“只试不买”,线下的租金、水电、消防、工资,这些成本谁来承担呢?品牌商。
因为这时,门店的价值,已经不是商品销售,而是品牌宣传。原来的“零售代理商”,可以转型,通过帮助品牌商运营“品牌体验店”,赚取服务佣金。
随着新零售变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品牌,将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转型,把线下变为“只试不买”的“品牌体验店”,在线上完成销售,并通过发达的物流体系,完成送货。同时,零售代理商,也将逐渐转型为体验店服务商。
A1:如果越来越多的线下店,将不再以销售为目的,你觉得商场,购物中心,这些商业地产会怎么想?他们会欢迎,还是抵制呢?
3|渠道服务化:不可思议,他们居然不让我和老师换名片
当我们说“去中介化”时,这个“中介”,指的到底是谁?它指的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渠道商,俗称“拼缝者”。
但是,互联网盛行了那么多年,线下的房产中介,不但没死掉,反而成长出一些巨头。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房产中介后来认识到,他们所恐惧的“上下家见面”,其实并不是自己的核心价值。
那他们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买房子的人,并不知道如何挑选房子,规避风险,签订合同,万一上家拿了订金人找不到怎么办;卖房子的人,不知道自己的房子值多少钱,买家付了定金,但银行贷款办不下来怎么办等等。所以,你让上下家见面,他们多半还是不敢随便交易。
这时,房产中介真正的价值就浮现出来了。那就是提供“可信赖的交易服务”。
今天,房产中介,并不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渠道商”,而是“基于独特价值的服务商”,它不会轻易地被“短路”。
A1:你见过哪些商业模式,属于“拼缝者”呢?他们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4|用户代言人:淘宝成功真正的原因,是支付宝
无人商业,品牌体验店,渠道服务化。新零售的效率,还会催生出哪些值得关注的趋势呢?
用户代言人,就是从首先倾向于卖家,变为首先倾向于买家。
从交易结构的角度理解,“用户代言人”其实就是典型的“反转交易结构”,把零“售”变成了零“买”;把代表企业“卖”东西变成了代表用户“买”东西。
一切商业的起点,都是消费者获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一样。一切交往的起点,都是让对方获益。所谓的人脉,不是那些能帮你的人,而是那些你能帮到的人。
A1:你还见过哪些商业模式,属于“产品代理人”呢?他们可以转型为“用户代言人”吗?
A3:目前加一的1对1个人管理系统咨询课程已经进行了快半年时间了。如何应用本周新零售的思路来完善我的咨询课程?
1.无人商业:就是在老板不在场的情况下,实现顾客和商品的自助交易。那么放到一对一课程上来就是建立线上课程,这个课程可以有多元化的选项,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好是智能化的,先诊断再推荐,实现一定程度内的定制化。
开发这样的课程库前期肯定是要耗费比较多的精力,但后期运作起来却是人越多利润越多,边际成本很低的。
2.品牌体验店:
线下体验课作为体验店,试听或者测试,之后去线上选课程。这个要和无人商业进行结合。
3.渠道服务:这个倒是可以采用不去中介的,可以给一些机构代理销售权,也可以采取合作的模式,承接他们课程中的某个环节。
4.用户代言:可以从效果方面来界定,实现到了某一阶段就付一个阶段的费用,否则就无限制重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