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名人都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好久没有看电视了,特殊时期,在家闲得无聊,看了一期《经典咏流传》,感觉不错。

其中蔡国庆带着他不到十岁儿子蔡正轩一起演唱的诸葛亮《告诫子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准确的说是因为蔡国庆说了一句话他说他要做像诸葛亮一样的父亲这样的话深深的吸引了我。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

《诫子书》从静、俭、学、志这几个方面及其利害关系谈了自己的看法。

静就是心境安宁清静,心里没有杂念,自己的目标明确,反之,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最终很可能一事无成。

俭就是勤俭淡泊,生活简单不奢华,这样你才有进步的意志,反之,又要这个又要那个,最终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最初要的是什么了,或者你什么都有了,满足了,还怎么可能有追求真正目标的坚定意志呢。

其实古人早就明白精神与物质的相辅相成关系,精神求简单,物质求简单,这样学起东西来才容易,增长才能也不在话下,所以“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如果学已经不是问题了,能静下心来学了,那增长才能指日可待,如果有坚定的志向,那学的态度会坚定的多,学的动力会充足的多,所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反之,如果做事散漫躁乱,则会造成脾气不好甚至精神不好。没有聚精会神地去做这件事,结果当然不会满意,你脾气能好得了吗?经常的这样发脾气内耗,你能有好的精神吗?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一年年过去,一天天拖延,你大概只能“悲守穷庐”了。

我感叹蔡国庆作为一个名人,这么努力有志向的去教育自己的孩子,而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又有多少人觉得自己应该好好学习他人教育孩子的智慧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