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研究历史,原本在看《资治通鉴》可是我买的那个版本文言文看着吃力,不经意在刷百度的时候,看到了贴吧里有人推荐《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我去图书馆的时候,看到过好几次,但都不以为然,这次我对它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阅读。
这部书讲述的是明朝开国以来300年的历史,作者当年明月用白话幽默的手法来描写它,确实变得生动有趣。
首先书的开篇给我们介绍了开国皇帝朱元璋从他童年与早期的境遇开始讲起。当时他所在的朝代是蒙古人所统治的元朝,蒙古游牧民族学不来汉族的文化,用自己那套来统治,虽有所改善,但始终没有很好的融进去。恃强凌弱,贪污腐败。搞得很多人家破人亡。朱元璋就是其中一位,我觉得他能成就如此大功业,跟他的家境有关,全家死的只剩下他一个人,没有后路,不造反得死,造反可能还有活着的机会。于是从这一刻开始,他便踏上了造反之路。
纵观他的这段历史,我心中总徘徊着这么一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此刻的苦难,焉知不是上天给你的考验呢?坏事不一定坏,好事不一定好,就像朱元璋所遇到的劲敌,陈友谅和张士诚,如果没有他们,朱元璋能把自己练的这么牛?能名垂青史?
还有这么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朱元璋便是上天所要委以重任的人。
所以不要埋怨现在所受的苦,它将成为你成功的垫脚石。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历史人物都如此鲜活生动的展现在眼前,从前看电视剧的时候,以为陈友谅是个正直的人,可是看了史书才知道,他仅是渔民出身,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师傅杀,朋友杀,杀对自己有利的人,只为争权夺利,到最后呢?不得善终。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每个朝代更替,都要杀功臣,前朝的赏赐是必须的,可是有人依仗自己的功劳,作威作福,给点阳光就灿烂,那么刀就架在脖子上了,而最终明哲保身的往往是那些懂得隐退的人,谦卑懂分寸的人。
骄狂如蓝玉,死得快,对一个人太好,反而成了害他的那把剑。太子朱标,朱元璋最宠爱的大儿子,他有那么多儿子,可是皇位只有一个,这块香饽饽大家都盯着呢。而朱元璋把所有好的都给了朱标,那么事情如此发展下去,便引来了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乱”朱棣造反。
似乎上天都在帮助朱棣,在机场战争中,皆反败为胜,最终成为了最高统治者。历史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竞争!
在第一部中,有一个人令我印象深刻,“铁铉”一个文弱书生,懂得利用人心,在济南即将被攻破之时,他用朱元璋的牌位,守住了济南,这段看得我笑出了声,我都能想象到朱棣在城楼下气急败坏的样子,哈哈!历史真的很有意思。
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它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正如李世民说的“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