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读后感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一旦你有了省钱的脑袋,就不会有精力培养一个挣钱的脑袋,所以,你穷的很稳定——还是不懂。

直到晦涩的读完《稀缺》一书。

本书指出,稀缺,是穷的一种高级说法,是指“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

而穷,不光指缺钱,还包括缺时间、缺知识、缺正向思维、缺感情……长时间的这样穷,一定会形成相应的“稀缺心态”。

作者指出:稀缺心态是贫穷与忙碌的唯一原因——试问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当我们稀缺时,自然而然的就会陷入到专注。专注可以使我们集中注意力,快速甚至超常的完成某项任务——即稀缺带来的专注红利。

然而,稀缺会不可避免地给我们带来一种“稀缺心态”,而这种心态是造成我们贫穷与忙碌的唯一原因:

1. 管窥。简单来说,你专注于一件事,就必然会忽略其他重要的事。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工作特别忙的人容易忽视家庭,收入特别低的人容易忽视健康。这些眼前被你忽略的事情,将来会让你付出更大的代价。比如和家人不和,就会进一步占用你的时间和精力;生病吃药,让你更加没钱。

2. 带宽降低。因为稀缺,人的心智水平会变弱,即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变弱。为什么穷人会更穷,富人会更富,忙碌之人永远没有时间——因为稀缺捕获了大脑,带宽不够用了。

3. 借用。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比如,印度小商贩,给他的1000卢比,他没办法省下来进货用,因为他得买给亲戚的结婚礼物;日程排满的人,一遇到突发事件,就必然打乱之前的安排。随随便便“借用”的后果,是让这种稀缺,进一步加剧。

稀缺心态,让人智商下降,把人牢牢地锁死在“越穷越穷”的陷阱里。那么如何应对稀缺?两个方法:

1.节约带宽。重要的事,强制提醒;进行中的事,默认处理;多次思考的事,打包解决。这样就能把脑力留出一部分,保障理性思考和决策。

2.构建闲余。闲余像一个缓冲器,吸收了所有的不稳定因素。只有足够充裕的闲余,才能让稀缺心态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懂得什么是“稀缺心态”,是老师同学及过往经历送给我的最好礼物。

我现在就是个穷人,穷在时间稀缺、知识稀缺、心态稀缺、行动力稀缺。而稀缺心态这个概念,通过读书、思考及解剖自己的过往,终于让我明白了,我,为什么越没时间就越没时间,越没行动力就越一事无成,越忙碌就越忙碌……

好在,我终于很不容易的明白了。一直对自己的日子有种“小富即安”的小优越,甚至自己的微信签名是“知足常乐 感恩拥有”,直到家庭遇到到重大劫难之时,原有认知瞬间崩塌,立刻跌入稀缺心态。

我要努力跳出稀缺心态。

然而必须感恩拥有,拥有的过往积淀与此,于是遇见了人生中的贵人,遇见了《稀缺》之感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为什么穷人会越来越穷?富人会越来越富?为什么你会一直拖延?为什么你永远都说没时间? 赛德希尔·穆来纳森和埃尔德·莎...
    慧说早安阅读 4,724评论 0 1
  • “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
    谢有为阅读 3,567评论 0 1
  • 20181029 稀缺这本书的内容,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当你疲于奔命时,就无暇顾及长远的事情。 追求能力变强,追求财...
    Adam_2018阅读 3,304评论 1 1
  • 转眼又到年末了,回顾这一年,是否发现自己除了又年长了一岁,似乎毫无建树和精进呢?工作的考评中规中矩,一直想学的新技...
    海之方阅读 4,834评论 3 13
  • 美国经济学家塞德希尔·穆莱纳森和心理学家埃尔德菲尔合著的《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和忙碌的》给我们提供了一个...
    丝桐01阅读 4,16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