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我们小区东门路对面的S超市关门了。S超市在此地营业多年,自从我搬到这个小区,超市就在营业,且生意一直不错。在疫情封控期间,S超市仍顽强营业,为周边小区的居民提供服务。
不料,疫情刚结束,这家超市反而关门了。这着实令我有一点失落和意外。
我们小区东门南侧还有一家Z超市。Z超市是家连锁超市,仅仅开业一年多。在开业之初,Z超市服务周到、人员热心、货品种类全、价格适中,尤其生鲜类食品新鲜、味道好。它家还搞有微信团购群,隔三岔五地组织社区团购活动,经营的是有声有色。顾客们也个个喜笑颜开,购物的心情好。
自从S超市关门以后,Z超市的生意渐渐的火爆起来,今年年后尤为明显。尤其购物高峰期,Z超市的两个收银台都会排起长队。周六,周日超市里人头攒动,顾客络绎不绝。
也许是我敏感,最近我感觉超市内的购物氛围有了不小变化,顾客脸上喜悦的表情不多见了。偶尔能听到顾客和服务员间有了争论、争执,顾客或服务人员会发牢骚和抱怨。顾客与超市人员间的信任度在降低。和谐、愉快的购物氛围在渐渐消退。最明显的感受是,超市商品的价格渐渐与周边其它小区门口超市的持平或略高。生鲜类食品涨价尤为明显。Z超市收银员、理货员对待顾客的态度变得不再有耐心,笑脸也少了。尤其是对待中老年顾客的态度变得苛刻、严厉。服务人员说话也爱用反问句,有时候能听到质问顾客的声音。
我实在想不到,一家竞争者的退出,会带来这么大的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疫情过后,当前的社会经济状况还不是特别好,人们的收入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顾客可能不像以前那样爽快购物,变得精打细算、斤斤计较了。顾客一次性购买的物品也少了。但超市服务人员还是那么多,自然每天平均到每个超市人员的销售额会有明显下降。当然,销售额的变化也跟销售人员的收入会有挂钩。如此一来,在业绩考核压力下,销售人员的态度变了。顾客最直观的感受是超市的服务质量和商品的性价比都下降了。
这些可能只是一方面原因,而更为实质的原因是:市场直接竞争对手的消失。
如果这片小区附近有两到三家同规模、同档次的超市,那么它们之间在服务质量、商品品种、货品价格、及服务态度方面都会相互竞争。现在只剩一家店,没有了直接竞争对手,店的生存无忧,没有了生存压力。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Z超市上到店长,下到收银员,怎么还会整天考虑提高或维持服务质量呢?很自然,就会怎么挣钱怎么干,怎么省事怎么干啦!
这让我想起英国人亚当·斯密写的那本书—《国富论》。在《国富论》当中,亚当·斯密提到了市场经济,提到了市场经济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对市场供需关系、价格、劳动生产率以及经济关系的影响和调节作用。“那只看不见的手”是什么呢?就是市场竞争调节机制。市场竞争带来了市场经济活力,带来了市场平均价格,带来了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市场竞争有利于顾客获得日益改善的服务,获得看得见的实惠,促使行业及社会的平均服务水平动态提高。
回到我身边Z超市的话题。在竞争者(S超市)消失前后,Z超市在商品价格、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上的巨大落差,深刻提醒我们:要相信竞争才能带来合理、优质的服务,不要寄希望于商家那些虚幻的口头承诺。还是那句话—“不看广告,看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