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其实是我们一直都在做的事情。我好像是一个不爱阅读的人!上学的时候,老师说多看看杂志,阅读书籍,可以积累一些写作素材,我就是这样带着目的去阅读的,但是结果我并没有能写出多少出色的美文,后来进入大学,阅读的机会更是越来越少,课余时间做的最多的就是出去兼职,希望多赚一点零花钱。室友大头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时常去图书馆借书,在我心里,感觉她文学知识非常的丰富,不管说到什么,总能搭上几句她自己的感悟,我会羡慕多才情的她,也试着和她一起去图书馆借书看,而我借来后基本是到了归还的日子,原封不动的送回去。都说腹中有书气自华,同样受了这么多年教育,为何我就没有一个自己的体系呢?
麦子昨天的课程中,着重讲了如何做笔记,阅读是一个输入——记录——整理——输出的过程。我的阅读停留在输入这一阶段,总觉得看完一本书、一篇文章,就完成了阅读,其实还远远不够,书,文章都是别人的成果,我不加工,不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所以我每次看的文章、书籍都是过了一遍就忘记了,后面想起来也只有一个轮廓,想要调用这些知识,缺总是徒劳一场,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方法不正确,大多数成功的人都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碎片化的阅读,量很多,但要选择自己兴趣爱好去分类,加工,把别人的思想转化成自己的,目前,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天都要有输出,不仅记录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也算是有所输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