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怎样才能避免犯错,齐威王给我们上了一课。
齐威王收到大臣举报,说即墨大夫在治理即墨时玩忽职守,即墨地方的管理一片混乱。
齐威王立即安排心腹去即墨,秘密调查当地情况。调查过后,心腹给齐威王的回复是:“即墨大夫带领当地人开荒地为良田,百姓日子过得富足,齐国的东部一片安宁。”
齐威王很高兴,立即召见即墨大夫,“你治理即墨如此好,却还有大臣攻击你,说明你光明磊落,没有贿赂我的近臣替你说话。”
说完,增加即墨大夫一万户人家封邑。
又过一段时间,有大臣向齐威王建议,要奖赏东阿大夫,因为东阿大夫治理东阿成绩卓著,在齐威王面前说东阿大夫好话的大臣也越来越多,齐威王很高兴,答应奖赏东阿大夫。
但齐威王突然想起即墨,经验告诉他,还是需要调查一下,再确定。齐威王命令心腹去东阿调查一下当地的情况。
心腹调查回来,跟齐威王说:“东阿当地田地荒芜,无人耕种,百家贫困,饥饿度日。赵国派兵攻打鄄,大夫见死不救;卫国占了薛陵,大夫全然不知。”
齐威王大怒,立即召见东阿大夫,以及那些曾经说过东阿大夫好话的大臣们。
齐威王对东阿大夫说:“你把东阿治理得一塌糊涂,却有这么多人替你说好话,赞扬你,你是买通他们的吧?”
说完,命人把东阿大夫,以及受东阿大夫贿赂的群臣们,一起丢进大锅烹杀。
经此一事,大臣们从此不敢再欺上瞒下,齐国经过齐威王的管理,国力蒸蒸日上,强于天下。
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不管任何人跟齐威王说谁的好话或坏话,齐威王都不急着表现,先去求证,了解事实情况,然后再做定论。这不仅避免了冤枉好人,更不会上了心机叵测之人的当。
这种智慧即使在现今社会也是适用的,平时不管是在职场,还是生活上,但凡你听到任何人说谁的好话或坏话,你都要先求证一番,不可偏听偏信,以免被人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