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到了一个故事,提到了一只玩具熊——帕丁顿熊。刚一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脑海中似乎闪过那么一点点印象——可能是在哪个商场柜台里或者电影海报里见过,又好像是和泰迪熊有点像的玩具熊——脑袋中的所有关于帕丁顿熊的记忆也仅限于此了。但是,当我听完这只熊的故事之后,心里却涌起了一股酸酸的感觉……
1956年12月24日,迈克尔·邦德(Michael Bond)在伦敦帕丁顿车站附近的一家店内看到一只玩具熊。当时货架上仅剩这最后一只,孤零零的样子很可怜。所以邦德就买了下来送给妻子作为礼物。
这只小熊激发了邦德的灵感。他用10天时间创作了一本故事书《一只叫帕丁顿的熊》(A Bear Called Paddington),于1958年10月13日出版。当时它待在失物招领处外一旁,坐在一只被压扁的行李箱上,大衣上挂着一个牌子:“请照顾这只熊。谢谢。”这是小熊的婶婶露西写的。布朗夫妇决定收养他。因为小熊说没有人能明白他的秘鲁名字,所以他们就根据车站的名字给他起名叫帕丁顿。
上面就是我听到的帕丁顿熊的来历。当我听到它的脖子上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请照顾这只熊,谢谢!的时候,心里泛起了一丝复杂的涟漪,接下来,听到作者是因为在战火中真真切切的亲眼看到过这样的孩子——因为战争被迫与家人分别,孤苦无依,脖子上挂着这个牌子,在路边茫然无助的时候,我心里瞬间崩溃,难过的几近哽咽。
自从有了兜兜以后,我经常会体会到以前完全体会不到的一种交织着温暖、责任、牵挂、担忧、疼爱、喜悦于一体的感情,或许,这就是体现在我身上的 “父母对孩子的爱”。所以,我能非常强烈的感觉到与自己的孩子分别甚至是永别该是多么令人心碎,我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此时此刻,兜兜在铭铭的陪伴下已经睡着了,我不用去看,都能想象的出她睡熟的样子,胖乎乎的小手肯定又伸到了被子外面,头侧在一边,嘴巴没有闭紧,还时不时的滴落两滴口水……
我无法接受在任何情况下和兜兜的生离死别,甚至想多不敢去想,所以,当我听到这个帕丁顿熊故事的时候,我无法思考:如果有一天,我要在牌子上写出 请照顾这个孩子,谢谢!这句话的时候,是伤心、是痛苦、是绝望,还是刻骨铭心的恨!但我知道的是,那字迹,一定是鲜红的…
在回家路上我就一直在想,我一定无法用文字来描述我现在的感受。我写下的这些文字表达出的感情还不及我内心感受到的万分之一。
我突然好羡慕那些能力透纸背的作家们。
我希望,生离死别的悲剧永远不要降临在我和兜兜身上!由此及彼,我也希望,悲剧不要降临在每一对父母和孩子身上!
请照顾这个孩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