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送寒衣”按照风俗,今天我们要回老家进行祭扫。因为害怕堵车,一大早9:00我们就出发了,虽然有几处十字拥堵,倒也不算太坎坷,赶十点二十就回到老家。
我们先到奶奶和父亲的坟前,给他们铲了坟头的草,当烧纸钱的时候,让孩子们一起跪下磕头。小宝问:“为什么要磕头呢?”因为他没有见过我父亲,姑姑给她说:“要给你姥爷和太奶奶磕头呀!”“那为什么要磕头呢?”的确,要给三岁多的孩子解释这个问题真是不容易。“这个火太烤了,我不想嗑!”小宝撒娇道。“那就往后一点,就不烤了!”我哄着她,但心里就觉得现在的孩子真是娇气。“看妈妈,跪下,像这样磕头,向姥爷问好!”小宝这次倒也有样学样,似懂非懂地磕了三个头。
完成了祭扫之后,母亲说地里还种了点红薯,要把它挖一下。于是我们拿锄头的,拿铁锹的,拿镰刀的一起来到了地里。地里还有一畦大葱没有挖掉,我和小姑一个人挖,一个人捡,一个小时就把大葱挖完了。母亲在一旁割红薯藤蔓。小宝和侄儿在一边儿用红薯叶子包土玩,说是给我们包粽子,玩的不亦乐乎。
我和小姑把大葱运回去之后,就来给母亲帮忙挖红薯。母亲已将红薯藤蔓割完,剩下一个个根茎探着脑袋。好多年没有干过农活了,我拿着铁锹,用脚踩着一下一下的铲着红薯。这个活可真不好干,看着一个红薯根儿,想着里面应该有红薯,小心翼翼的挖上半天,结果挖出指头粗的几个小红薯。有的时候看着根茎很纤弱,觉得下面应该没有什么,结果一铲子下去,湿润的黄土里就漏出白白的薯肉,看来是把红薯给铲破了。往往铲破的还是很大个的,真是可惜。看来,干农活没技术没经验也是不行的。
红薯地就这样被我们一锄一铲地翻着,露出他黑黝黝的皮肤。小宝也加入了进来,帮我们运输红薯,掰掉红薯上面的泥巴,真是长大了能帮这干活了,这可比在商场里办卡玩沙子好玩多了。红薯地的面积在一点一点缩小,湿润的泥土芬芳弥漫在空气中。四点多,终于将红薯挖完了。回家洗手时才发现手掌上打了三个泡,刚才干活的时候倒没觉得,这会儿手疼才发现了,而且腿好像也有点酸困。还遗憾没跑马拉松呢,干上一天农活儿,就彻底锻炼好了。
以前在家里长的时候,经常帮着母亲做农活,那时候也没觉得有多累。现在真是越来越娇气了,干一点儿活就腰酸腿疼,看来真是四体不勤,缺乏锻炼,不然怎会手上打泡呢?现在一到周末大家都进山呼吸新鲜空气,或爬山消遣。很多人在环山路上花两三千块钱租一两分地种菜收菜,亲子劳动,更有甚者还有人养鸡。中国人的院子情怀说明每个人对土地都有这来自本能的亲戚。所以以后没事了,还是要多去地里走走,干干农活,虽然大汗淋漓倒也从内到外的酣畅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