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是鲁迅以辛亥革命和张勋复辟为背景,以辫子为线索,以七斤一家为中心,描写了江南某水乡发生的一场风波。小说以讽刺和悲哀的笔调,展现了农民的愚昧无知和被压迫的悲惨命运,同时也暗示了革命的必要性和艰难性。
这篇小说的创作背景是1917年7月1日,封建军阀张勋拥溥仪复辟,复辟时要求百姓留辫子,这次复辟虽然很快就被推翻了,但是却给当时的社会民众带来了巨大的恐慌和困扰,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信息闭塞和思想落后,许多人对于皇帝和辫子还抱有迷信和畏惧的心理。鲁迅以此为素材,写出了这篇反映农民生活和思想状况的小说。
一、内容概述
小说主要围绕七斤一家展开,七斤是一个撑船夫,每天从鲁镇进城回来,都会带回一些城里的新闻和时事,因此在村里有些名气和威望。他的妻子七斤嫂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女人,他们有一个儿子六斤。他们还和七斤的母亲九斤老太住在一起,九斤老太是一个顽固守旧的老人,她总是抱怨现在的时代不如从前,她活了七十九岁已经够了。
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傍晚,七斤一家像往常一样,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这时,他们看见赵七爷从独木桥上走来。赵七爷是这方圆几里有名的学问家,他有十多本金圣叹批注的《三国志》,常常念书。他在革命后就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样,但今天他却放下了辫子,穿着宝蓝色竹布长衫,显得十分得意。
原来赵七爷已经听到了皇帝复辟、要求留辫子的消息,然后故意来到七斤家的饭桌旁,用嘲讽的口气问七斤的辫子在哪里。他还引用了古典名句“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暗示七斤没有辫子就会被杀头。
七斤和他的妻子听了赵七爷的话,都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回想起两年前革命时,七斤进城被人剪去了辫子,当时他们也哭了三天。但后来觉得没有辫子也没什么不好,甚至还有些骄傲。现在却又要留辫子,而七斤已经没有辫子了。七斤嫂怨恨七斤自作自受,带累了一家老小。
过了十多天,七斤从城里回来时,看见他的妻子非常高兴。原来她看见赵七爷又盘起了辫子,又坐着念书了。她想皇帝一定是不坐龙庭了。从此,七斤一家又恢复了以前的生活和地位。村里的人也都对他们友好和尊敬。九斤老太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支大辫子了。他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
二、这篇小说表达了什么思想?
1. 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小说通过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这次革命既没能启发农民的觉悟,也没给封建统治下的农村带来真正的变革,从而表明没有广大农民的觉悟,就不会有民主革命。小说以讽刺和悲哀的笔调,展现了农民的愚昧无知和被压迫的悲惨命运,同时也暗示了革命的必要性和艰难性。
2. 缺乏思想和判断力的农民形象
小说的主要人物七斤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形象,他虽然每天进城撑船,听到一些时事新闻,但是却没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力,只是盲目地跟从别人的意见和行动。他在革命时被人剪去了辫子,他哭了三天,但后来又觉得没有辫子也没什么不好,甚至还有些骄傲。他在复辟时被人嘲笑没有辫子,他又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在复辟失败后又恢复了原样,继续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他对于自己和社会的命运没有任何关心和责任感,只是随波逐流,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影响。
3. 农民阶级各种人物形象的刻画
七斤嫂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女人,但是她也没有自己的主见和理想,只是顺从丈夫和习俗,忍受着封建礼教和男权制度的束缚。她在复辟时怨恨丈夫自作自受,带累了一家老小,在复辟失败后又高兴地迎接丈夫回家。她对于社会变革没有任何期待和参与,只是盼望着皇恩大赦。九斤老太是一个顽固守旧的老人,她总是抱怨现在的时代不如从前,她活了七十九岁已经够了。她对于革命和复辟都没有任何理解和态度,只是机械地重复着“一代不如一代”的话。六斤和六斤嫂是下一代农民的代表,他们也没有什么思想和个性,只是跟随着父母和习俗生活。六斤嫂还裹脚了,说明她还接受着封建礼教对女性身体和心灵的摧残。
4. 赵七爷——封建势力的代表和维护者
小说中唯一有些学问和见识的人物是赵七爷,但是他却是一个封建势力的代表和维护者。他的各种行为都表现了他的虚伪、残忍、自私和无知,他不但没有用自己的学问和见识来启发和教育农民,反而利用农民的愚昧和恐惧来欺压和威胁他们。他也没有对社会变革有任何积极的贡献和参与,只是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立场和外表,以求保全自己。
小说以讽刺和悲哀的笔调,展现了农民的愚昧无知和被压迫的悲惨命运。小说中没有任何正面的人物和力量,只有一群被动、软弱、无知、无助的农民和一个虚伪、残忍、自私、无知的封建势力。小说没有描写任何革命者或者革命活动,只有一些模糊不清、传闻不实、毫无影响的消息。小说没有描写任何农民对于社会变革的期待或者参与,只有一些对于皇帝和辫子的迷信和畏惧。小说没有描写任何农民对于自己和社会命运的关心或者责任感,只有一些随波逐流、苟且偷生、无所谓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