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识云南,是从一碗过桥米线开始,我也不例外。家那边的米线,总是打着过桥米线的旗号,卖着各家的米线。
来了昆明,我也才真正对米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昆明的第一顿饭就是过桥米线。问老板哪家店好吃,老板说:“随便找哪一家都比你们那里地道。”真是实在的云南人!
找了街角的一家人头攒动的店,在门口的收银台开始点米线。“状元过桥米线”“举人过桥米线”“云三鲜过桥米线”等等,光是米线的名字就令人眼花缭乱。
在店员的帮助下,最后点了一个“状元过桥米线”,没中过状元,也吃碗状元米线过过瘾!店里上菜有些慢。这让急性子的我有些恼火。终于等到了。
一大碗滚烫的鸡汤,几盘配菜,有荤有素,一碗白亮的米线。摆盘也很是讲究,白色的瓷碟,粉色的肉片码成花瓣状,各种素菜,颜色各异,也规则地摆在盘里,还未开始品尝,俨然已欣赏了一件艺术品。
按着店里牌上的提示,按顺序放入菜品,先荤后素。筷子很长,方便夹菜,以免烫伤。但手脚笨拙的我还是被碗沿烫了一下。食材下入汤中,很快便烫熟了。
每一片肉都带着鸡汤的鲜美,再加上食材本身的鲜味,让我想起了儿时在乡下雨后采蘑菇的喜悦。最后下碗的是米线。
汤里这时已经融入了多种食材的味道,猪肉的厚重,笋的清爽,鹌鹑蛋的嫩滑……稍微过一下汤,夹一筷子,软糯的米线每一根都吸饱了汤汁,还有些粘牙,真的是美味至极,鲜香至极!
最后,再喝汤,那才叫一个满足。尤其是阴雨连绵的雨季,吃上这么一碗米线,出点汗,想必和老家下雨天吃饸饹面是一种滋味,舒服又满足。
还有一样小吃,在云南也是很受欢迎的——烧饵块。是用糯米粉或者大米粉做成的饼。具体做法记不大清了,只记得卖饼的阿姨把一张白白的饼放在火上烤,不时用竹夹子翻动一下。根据自己的喜好,抹上辣椒、酱,或者再加一块钱,加一根烤肠,卷起来。
做法和北方的煎饼差不多,但饵块更为小巧,口感也更为细腻。这是很多云南人钟爱的早餐,就像很多北方人早饭喜欢油条一样。
搭配饵块的早餐就是这个东西,至今不知道它的名字,但超级好喝。
有知道的朋友请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