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萨尔茨堡也是傍晚,坐在车里无论走哪个方向,都能看到这座城堡。萨尔斯堡的名字其实是盐堡,盐是当时的白金,看来普天下盐都是财富的象征。萨尔茨堡的中餐馆生意太好,不仅座无虚席,而且翻台率超高,这种翻台率搁哪个老板都得灰常灰常开心啦。
萨尔茨堡和艺术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莫扎特出生在这里。老城中心有莫扎特广场,老城里有莫扎特的出生地,老城外面还有莫扎特的故居。在萨尔茨堡大教堂,看得到莫扎特受洗的器皿。街上到处是莫扎特巧克力,莫扎特鸭子,莫扎特音乐会宣传单,莫扎特明信片,莫扎特冰箱贴,莫扎特。。。呵呵,莫扎特先生是音乐天才肯定没错,奥地利人民引以为豪肯定没错,不过他的英年早逝和他嗜赌成性加上吸毒都有直接的关系。我们还找到了《音乐之声》的拍摄地,现在那是一个酒店。《音乐之声》就是当地的真人真事改编。指挥家卡拉扬的出生地就在我们酒店旁边,只是现在那栋楼里有人住,只能从外面看到雕塑。
萨尔茨堡的主角应该是主教Wolf Dietrich Raitenau,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大多是他那个时期留下的。萨尔茨堡是少有的政教合一的王国,主教同时拥有行政权,所以主教宫的天花板上画着亚历山大大帝的故事,让主教的统治更加理直气壮。Wolf主教还有情人和孩子,并为情人修建了米拉贝尔宫。不过他的结局是被自己的表弟(也有说是外甥/侄子)推翻,在萨尔斯堡那座高高的城堡里度过了余生。在主角宫里最惊艳的是教皇的皇冠和权杖了,做工之精美之华丽绝对不次于皇帝的皇冠,象征着无上的权利和荣耀,也让无数生命付出了代价。
最可爱的地方要数小月宫了。推翻Wolf主教的亲戚Markus Sittikus主教,那绝对也不是一般人类,他找来意大利能工巧匠设计的恶作剧喷泉,还有利用水的落差势能和钟乳石回音原理模拟鸟叫,还有会吐舌头的喷泉,以及能把帽子用水柱来回控制起降的小喷泉等等。即使用今天的标准,绝对也还是脑洞大开的典范,不得不说,还是主教会玩儿啊。
走进萨尔茨堡的小街,俨然欧洲风情小镇,呵呵,人家本来就是欧洲小镇。很多房子墙上有阳光时钟,还有标志性的铁招牌。因为是周末,碰到很多穿着巴伐利亚民族服装的人们参加婚礼,很多衣服还有点现代改良。男士都是麂皮短裤,长筒袜配着皮鞋,几百年前他们的老皇帝就这么穿了。
我们住的酒店Hotel Sach不得不提,萨和蛋糕本来是在奥地利吃的,到了萨尔茨堡干脆住来萨和酒店,这座1843年的酒店就在多瑙河支流萨尔察赫河旁边,窗外就看得到高高的城堡。房间不刷卡,还是用钥匙。最有意思的是拿行李的服务员小哥太可爱,他的服装和厨师类似,我们开始还以为是酒店人手不够了。当我问他是不是在厨房工作的时候,他记住我了,第二天一见我就跟我开玩笑说要去厨房忙了。
萨尔茨堡曾是个独立的王国,政教合一。高高的城堡虽从未被攻破,但这个城市的命运也是多舛,几易其主,现在是奥地利的一部分了。